法学 >>> 民族学 >>>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
搜索结果: 196-210 共查到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相关记录3593条 . 查询时间(4.099 秒)
近日,“彝文古籍保护研究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图书馆举行。
中央民族大学进一步深化与国家文旅部合作,日前入选“文化和旅游基地(2023—2025年)”。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日,云南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系列活动在普洱市拉开帷幕。今年活动的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室成立于2003年5月,主要研究中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现有研究人员6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人;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1人,实习研究员1人。
日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辽宁省卷》编纂工作已完成了准备、文物遴选、编纂前三个阶段任务,形成中文稿57.3万字和英文翻译初稿,共6个分册。其中,不可移动文物1册,200条;可移动文物5册,共1009条:《宝石》分册204条,《陶瓷器》分册232条,《青铜器》分册188条,《服饰》分册201条,《金银器》分册184条,摄影、修复图片6000余幅。
近日,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获悉,长江师范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曾超教授主持的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白鹤梁题刻题名人群体研究”(批准号:18VJX011)通过结项验收审批,鉴定等级为“良好”。
江西充分利用丰厚的红色资源禀赋,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促进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深入阐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价值,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红土地绽放光芒。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日,据云南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系列活动新闻通气会消息,云南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将于6月9日至12日在普洱市举办。此次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文物局)、普洱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
一是打造“非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平台。将“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创新发展”纳入创建标准,给予创建资金支持,推荐评选命名时代记忆56个民族非遗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天津市蓟州区以推动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抓手,积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5月26日至28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举行2023年“民族团结一家亲”飞云崖“四月八”民族节庆系列活动,累计有来自省内外、周边县市及县内超过10万人次以上的各族群众聚集到黄平县飞云崖,欣赏祭祀牛王、吹芦笙、踩鼓舞、对唱苗歌、跳芦笙等民族民间活动展演和泥哨、刺绣、银饰、蜡染等民族传统技艺展示,共同见证民族文化魅力,共享民族传统文化盛宴,在欢声笑语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康巴文化研究中心是隶属于四川民族学院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5月27日,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遗传承人、湖北允曦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谭艳宾姐妹与其他非遗传承人一起,指导研学学生进行西兰卡普编织。
6月1日,日喀则市举办“珠峰首作·秘境之礼”日喀则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销展演暨日喀则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开馆仪式。
5月22日至28日是全国首个“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徐州市文化馆系统在5月16日便启动宣传周活动,各县(市、区)文化馆联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以“新时代文化馆:开放·融合·创新”为主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