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人口学 >>> 人口政策学 >>>
搜索结果: 271-285 共查到人口政策学相关记录684条 . 查询时间(4.007 秒)
2014年11月13日-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老龄经济和人口研究中心、美国东西方中心联合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经济理论与政策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4暨第十次代际转移的宏观经济学年会——人口老龄化挑战和政策应对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4年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北京人权论坛在北京首都大酒店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梦:中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来自联合国以及3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相关国家驻华使节代表和国内人权领域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论坛。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孟复,中共中央委员...
文章以城乡待遇为切入点,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实证分析了东部城市户籍堤坝效应对就业吸引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乡待遇差距、城市就业吸引力、户籍堤坝效应强度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市民待遇高于农民待遇是农民进城就业的前提,东部城市户籍堤坝效应通过调整城乡待遇差距,成为影响农民是否进城就业的核心因素。(3)东部城市户籍堤坝效应呈现“不考虑中西部因素”及“考虑中西部因素”两类表现,存在“内助式吸引”...
民族地区人口政策一方面推动了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口政策与扶贫开发资源的整合,使人口政策反贫困的效果更加直接。然而,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也加剧了人口与生态资源的矛盾,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生活水平偏低、就业结构单一、贫困程度深等问题依然存在。文章研究结果显示,人口出生率下降能够显著增加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和降低恩格尔系数,表明人口政策在提高家庭收入和降低家庭食品消费支出方面存在显著的减...
居住证制度是顺应流动人口发展新形势下,一些城市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而实施的一项人口登记管理模式。上海、成都、郑州三市强调实有人口管理,形成了“临时居住证+长期居住证”,或者“居住登记( 不办证) +居住证”的登记体系。居住证制度包括申领条件、凭证享受服务和权益保障,以及居住证人员申办常住户口条件等3 个要件,目前在实施中暴露出申领条件偏高、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配套制度和措施改革迟缓等问题。建...
文章综合考量生育、死亡、期初年龄结构和人口乡—城转移4个方面的因素,对2000~2010年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是城乡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力的大小与乡—城转移人口的年龄选择模式密切相关。该阶段,15~29岁的年轻乡村人口有1/3转为城镇人口;人口的乡—城转移对乡村人口老龄化的贡献率为43.4%,高于任何人口自然变动因素的影响,是乡村人口老龄化的主导因...
文章基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农民工城市融合状况专项调查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的IV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工城镇户籍转换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存量、工资收入、打工地养老保险显著提高了农民工的城镇户籍转换意愿;签订工作合同、家乡医疗保险降低了农民工的城镇户籍转换意愿;城市规模越大,农民工的城镇户籍转换意愿越强。基于以上发现,文章建议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
新近出版的2014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了我校社会发展学院侯佳伟、黄四林、辛自强、孙铃、张红川、窦东徽等老师联合撰写的文章《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
自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妇女生育水平降至更替水平以下,并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引发了对生育政策调整的热烈讨论。文章利用2005 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等人口数据,推算2012年我国独生子女的规模,并从独生子女的角度估算2012 年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目标人群,进而测算年度出生人口规模的变动。通过分析发现,由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新符合政策条件的目标人群规模较大,且妇女生育二胎的意愿仍处于较高水平...
本文在微观视角上考察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情况, 分析违反政策生育行为发生的水平和影响因素。根据2005 年全国1% 抽样调查数据计算, 1990 年以来违反政策生育的比例为18?? 95%, 但不同人群和不同政策类型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在控制宏观和中观因素的条件下, 回归模型对违反政策生育行为的微观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表明个人特征显著影响违反政策生育行为的发生, 同时, 社会环境、家庭因素也具有...
“单独二孩政策” 实施初期出生堆积的程度取决于“生育潜能存量” 的大小和其释放比例及释放进度。文章根据计生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已有的对全国“ 单独育龄妇女” 的预 测结果进行推算, 如果2014 年年初全国统一实行单独二孩政策, 全国的生育潜能存量将达到约2000 万人, 其中的60%左右会在政策调整后逐步释放, 并主要集中在政策调整的最初几年释放, 由此带来的出生堆积不可避免。生育政策调整对不同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育政策历经了波浪式的发展历程。文章结合社会机制相关理论对此过程进行梳理, 发现生育政策的变迁伴随着社会机制的不断调整, 表现为从20 世纪 50 年代的以“行政—计划”、制约模式为主, 逐渐转向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 指导—服务”、保障模式为主。当前, 生育政策开始跃出单纯行政命令的简单模式与范畴, 在社会机制的关照之下, 将单一的制度性力量柔化为隐含于整体社会架构之下...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施行已整整一代人了, 政策施行虽然取得了控制和减缓人口增长的效果, 但也付出了极高的社会代价。理性反思和科学评价计划生育政策的是非得失, 不 仅关系到如何看待计划生育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导向和利益诉求, 更是深化认识人口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现实需要。鉴于政策长期执行带来的重大人口与经济社会风险, 研究认为, “单独二孩” 只能作为短期的过渡政策, 应摒弃“人口是负担” 的传统思...
1998年以来韩国的生育率一直处于超低水平。文章根据2000、2005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估算了时期孩次递进比及其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总和生育率,分析了生育率的变化。总和生育率在2000- 2010年间总的变化不大,但其构成、尤其是初婚和一孩到二孩的时期递进比波动明显。2000年以前的生育率虽有明显地区差异,但较为稳定,2000年起差异开始增大,特别是初婚和二孩递进比的地区差异较大。妇女受...
居住证积分制具有变条件管理为积分管理、积分标准多元化且动态可控、公共服务梯级化、突出能力和贡献导向、重视本地利益、促人向上等特点,但也存在忽视低收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以效率手段解决公平问题、关键性服务可能虚化、难防造假寻租等不足。完善该制度,需改居住证为居住卡,使其成为流动人口消费“一卡通”,降低申办条件,扩大公共服务范围,但在公租房、子女教育等关键服务上应设立合理门槛; 拿出适当指标,分给积分未...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