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 自然观 科学哲学 技术哲学 专门自然科学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56-270 共查到科学技术哲学相关记录4921条 . 查询时间(3.577 秒)
2019年10月31日晚上七点,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荣幸的邀请到了王海锋老师,给大家开展了“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的讲座。王老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副编审及《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部副主任,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副教授。讲座中,老师用简单却含义丰富的话语展示了编辑特有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评价文章的思路以及他所生活的环境。王海锋老师高屋建瓴地引导我们学习以编辑的思维进行论...
2019年11月28日-12月5日,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Pim Martens 教授做客哲社学院可持续发展系列前沿讲座,先后作了“可持续发展导入、人与动物关系、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等多个主题的报告,社会学系苏冰涛老师主持。
2019年12月6日下午,中山大学哲学系方向红教授在知新楼A113作了题为“现象学运动的零点时刻”的学术报告,哲学系傅永军教授主持。方向红教授将胡塞尔证明先天相关性视为“现象学运动的零点时刻”。关于“是、时间、空间、因果性”等范畴,康德认为,范畴和知性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知性就是理解,也就是心理活动,进而在普遍对象和个体的心理现象间建立起相关性。胡塞尔认同康德的这一理解,并认为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
2019年11月30日,挂靠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安徽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安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哲学部协办的安徽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淮南市洞山宾馆召开。来自全省各大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
2019年12月1日下午,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吴进安教授做客中国诠释学-现象学论坛第48期,作了题为“南明儒学在台湾的发展”的主题报告。本次讲座由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李海涛副教授主持,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谭明冉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蔡祥元副教授参与讨论。讲座的开始,吴进安教授介绍了儒学在明末清初的发展,并按时间顺序将这一时期的儒学分为四个阶段:1644甲申国变以前:东林书院系统之发挥;16...
2019年11月27日,韩建文副院长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学者的使命与担当”。来自中央文明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委宣传部以及地方社会科学院、地方党校(行政学院)、军队院校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论坛。
2019年11月29日,“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学术沙龙暨社会力研讨会”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功举办。哲社学院副院长程胜利教授出席,来自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八位青年学者参会并发言。程胜利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对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人类学系的学科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他表示,青年学者要以带动学科发展为目标,努力提...
2019年11月27日,第二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出席论坛并讲话。
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部分科目科学技术哲学考试大纲。
邢如萍,女,1972年2月,山西平遥人,教授。201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近年在核心期刊发表十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多项省部级和横向课题。
2019年11月5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内蒙古社科院”)举行庆祝建院40周年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佰成、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贺志亮、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高文鸿等领导出席会议。
合成生物学和所有高技术一样面临“两用困境”:是造福人类,还是滥用知识而危害人类?这是生命伦理学家对合成生物学发展最关注的问题。因此,发展“知识伦理”来探究合成生物学知识的产生和使用、科学工作面临的责任与规范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关于知识错误传播与滥用的减少风险战略显得极为重要。通过伦理分析,我们认为,针对知识滥用需要适度的伦理管制,对科学家在知识错误传播和滥用的问题上需要仔细区分责任,而知识的内在价值...
近日,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关于批准新设湖南大学哲学等3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人社部发[2019]105号)文件,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申报的科学技术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顺利获批,也是本次该专业领域唯一获批的流动站。
对因果关系的知识如何产生科学理解?这一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休谟主义与反休谟主义的争论,两者的分歧主要在于对因果判断的语义分析。与两者都不同的是,塞拉斯主张因果知识仍然是先天综合的知识,这建立在他的“以语用为中介的语义”分析上,提出因果判断表达的是因果推理的话语实践之内的实质规则,因而是一种因果知识的规范性理论。这一理论将重新评价休谟主义与反休谟主义的理论特质,重新阐发“理解因果就是把握机制”的概念直觉...
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学教学论考试大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