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相关记录3593条 . 查询时间(2.388 秒)
研究内容:主要针对高产、优质、抗病等重要性状形成遗传机制,开展了“西北早粳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核心种质构建”、“水稻苗期耐盐基因qSTS8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水稻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研究”、“水稻重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QTL定位、遗传图谱构建、抗病性材料培育及水稻新品种选育”、“燕麦、大豆DNA导入小麦背景遗传分析”、“小麦-黑麦草易位系鉴定及其后代灌浆和产量性状分析”、“小麦矮秆基因...
研究内容:主要针对淀粉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器官形成及抗逆代谢分子机制研究,开展了“昼夜周期调控淀粉积累起始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马铃薯基因工程育种”等研究,完成了不同光照周期处理下马铃薯转录组测定,识别并分离了光照周期响应上游调控基因4个,揭示了其在调控生长发育和淀粉生物合成中的功能;筛选获得创新种质6份,另外,完成了4个高品质品系的种薯繁育。  
宁夏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组建于2023年6月,其前身为宁夏农学院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9月。1962年9月,宁夏农学院与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医学院合并成立宁夏大学,设有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教研室。1971年,宁夏大学农学系、畜牧系和林学系与宁夏农校合并,从宁夏大学迁至永宁王太堡,组建新的宁夏农学院,后独立办学30余载。2002年与宁夏大学重新合并,由原宁夏农学院的农学系、动物科...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药保护与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相关要求,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十三五”期间新增了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这也标志着中药材产业首次进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由郭刚刚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围绕大麦青稞产业发展需求,设置6个功能研究室、22个岗位科学家、24个综合试验站。
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主要啤酒原料种植基地之一,其气候干燥、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啤酒花生育后期雨水稀少,所产啤酒花色泽黄绿,香味浓郁,á-酸含量高,品质优异,霜霉病难以大面积发生,适宜啤酒花生长。河西走廊种植啤酒花已有40多年历史,种植品种主要以“青岛大花”为主,香型和高甲酸品种少,且酒花纯度差,抑制了甘肃省啤酒大麦产业发展。因此,亟需香型和高甲酸等特殊风味啤酒花种质资源及酒花纯度检测技术,积极开展啤...
负责甘肃-安徽甜叶菊联合实验室建设、运行和管理,聚焦甘肃省乃至全国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以金盏花、甜叶菊、甜高粱、甜樱桃、牧草、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为研究对象,在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和种质资源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引进选育具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作物新品种(资源)。开展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实施、验收和成果奖励申报,承接技术服务(咨询)和横向委托服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全市科技工作重点任务要求,按照《南阳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经主管部门推荐、组织专家评审、现场抽查考核、科技局办公会研究审定等程序,南阳市科学技术局颁发《关于同意河南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南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农业工程学院获批建立1个重点实验室——南阳市月季种质创制与快速繁殖重点实验...
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08年设立。我站依托单位是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又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徐州市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10年,是以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为主的省属公益一类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在农业农村部历次科研实力综合评估中,均被评为全国“百强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83人,科技人员160人,其中研究员18...
海南育种科研基地面向国家南繁种业战略需求,“聚焦C4,兼顾C3”,重点开展南繁C4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及创新利用,南繁单倍体育种与种业技术服务等研究。承担广东省南繁服务中心、广东省甘蔗种质资源库、农业农村部广东甘蔗种质野外观测实验站、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三亚研究基地、全国甘蔗育种及杂交制种职能,提供种子质量、转基因生物安全与农产品检验检测、科学普及、教育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推动打造“南繁硅谷”。
甘蔗育种研究室立足于广东甘蔗产业需求,服务于全国,面向世界,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甘蔗育种研究队伍。致力于甘蔗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利用、杂交制种技术、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优异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应用、健康种苗繁育与产业服务等甘蔗育种科学研究。构建甘蔗“育繁推服”全链条一体化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为甘蔗种业强“芯”,为国家食糖安全贡献科技力量。
玉米种业研究室研究室通过鲜食玉米品质、籽粒发育、微量元素含量及抗逆等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等创制特用玉米新种质。通过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分析鲜食玉米特有农艺性状的控制基因和调控网络,开发适用于鲜食玉米的全基因组选择模型、重要分子标记等,建立双单倍体(DH)育种体系,加快培育鲜食玉米新品种。
大豆种业研究室面向国家生物育种发展前沿,以大豆为研究对象,瞄准抗性(干旱、盐渍、温度、耐遮阴、耐酸等)和品质(高蛋白、高油、高异黄酮、多肽等)相结合的育种发展趋势,着重于现代育种技术和重要功能基因发掘与应用,推动分子设计育种和产业链驱动的现代大豆育种人工设计,力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大豆新型育种研究中心和产业链创新基地。
2023年12月8日,李文学团队联合河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在《科学》发表研究成果——他们鉴定到调控铁进入玉米籽粒的关键基因,首次解析了其分子机制,有望培育出籽粒富铁的玉米新品系。
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科研成果新品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