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肥料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土壤肥料学相关记录2851条 . 查询时间(2.806 秒)
植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研究方向:植物营养机理、作物施肥、土壤培肥、养分资源管理、水肥一体化等领域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工作。现有在职在编在岗科研人员10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2人,研究员3人(其中二级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6人、助理研究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1人等。
新型肥料研究室,研究方向:根据作物施肥原理、土壤肥力特征和土壤障碍因子,重点开展缓控释肥料、有机肥料、叶面肥料、水溶肥料、土壤改良剂的研发与应用技术研究;对接产业需要,进行技术转化和服务。
绿肥研究室,研究方向:绿肥作物生产利用研究、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预警。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标准统计。
本刊主要刊登原创学术论文、学科前沿综述、研究简报等,刊登内容包括:植物营养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养分、水分资源高效利用,植物-土壤互作过程与调控,新型肥料研制与高效施用,施肥与农产品品质,农田养分管理、耕作制度与土壤质量,植物营养与生态环境,以及与植物营养领域交叉的原创性研究。研究论文要求具有创新点、内容充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练、论点明确、图表简明。综述性文章应较为全面地介绍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作...
《中国土壤与肥料》是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所和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的专业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农业水资源、农业微生物、分析测试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及国内外发展动态等。辟有专家论坛、专题综述、研究报告、分析方法、研究简报、新产品新技术等栏目。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
针对机插育秧环节操作复杂,育出的秧苗素质差等问题,研制出了机插育秧专用营养剂的物化产品。该产品具有秧苗在盘育期间(早稻25-30天,晚稻15-20天秧龄)的营养、壮秧、化控、盘根、防病的综合效果。用床土育秧时,将机插育秧营养剂按标准用量与已培肥的床土拌匀后装入盘中。使用营养基质育秧,可显著提高秧苗素质和机插质量,是理想的机插育秧基质。该产品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篇。
该方法特征在于选择食用菌富硒栽培后的菌渣为主要原材料,同时添加外源无机硒,接种外源微生物发酵菌剂,并采取固态混合发酵方式进行扩大繁殖获得发酵菌种,利用发酵微生物菌群富集优势,通过对堆肥静态强制式通风系统供氧和堆肥二次发酵等关键技术,采取菌渣预处理、发酵微生物菌种扩繁、发酵料配制、建堆发酵和熟化工艺流程,高效率生产高品质的富硒有机肥。
针对水田肥料深施难、肥料利用率低的难题,研发出双季稻机插秧同步精准侧深施肥技术。该技术在现有插秧机的基础上,设计螺旋打推杆施肥部件和同步施肥装置;按需精量施肥和根际深施肥部件,研制出机插与根际精准同步施肥机具,侧深施肥机插比其它方式在施肥量减少20%的情况下,较普通不带侧深施肥机插增产4.4%,肥料利用效率早稻提高42.0%-74.4%,晚稻提高36.2%-59.7%,光能利用率较常规施肥高出25...
团队名称:热带耕地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质量保育团队,热带耕地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质量保育团队隶属海南大学南繁与热带高效农业协同创新中心,团队现有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博士后3人,科研助理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5人,团队负责人阮云泽教授(简介附后),建有“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和“海南大学热带绿色高效农业栽培研究平台”。团队研究方向:热带土壤退化机制及阻控技术开发与产品创制;耕地...
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11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实验室主要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增加粮食年生产能力500亿公斤的目标,针对目前耕地地力不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低的科技和管理问题,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为主体,联合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大学和大型企业共建。其目的是建立一流的研发/验证-中试/示范-推广平台和长效产学研机制,攻克共性关键技术难题,配套工程化技术体系,快速转化和推广科技成果,储备...
以发展土壤养分资源和肥料高效利用的原理和技术为主攻方向,着重研究土壤-植物-肥料-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包括:土壤养分和肥料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转化过程以及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交换和循环;植物根系吸收利用土壤养分和适应土壤不良环境的生物学机制及其分子基础;肥料向水体和大气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新型控释肥料的研制;设施农业土壤质量演变与调控;特种经济作物和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施肥技术。
菌肥是经科学配方、组合加工研制而成的一种无公害新型复合生物肥。施用菌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厌氧消化产沼气或生物天然气是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但目前沼液的消纳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制约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产业的技术瓶颈。沼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磷、钾、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维生素,因此可被用作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然而,当沼液的施用量超过农田土壤承载能力时,沼液不得不被当作废水处理,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营养资源浪费。因此,发展沼液的处理和利用技术,尤其回收沼液中的养分,已...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农业节水团队,开展三个方面研究,一、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的研究作物需水量和精细灌溉制度;二、水肥盐热多因素耦合调控方法;三、在水肥一体化基础上研究水肥智能管理技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