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态学 土壤物理学 土壤化学 土壤地理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耕作学 土壤改良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分类学 土壤调查与评价 土壤学其他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库 土壤学相关记录8193条 . 查询时间(2.887 秒)
水肥一体化便携式加压注肥器,可实现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化施肥作业需求,解决了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应用时存在的系统泻压和肥液浓度不均匀等问题。该注肥器具有便携、稳压和性价比高的特点。体积小,便于携带,安装拆卸方便,作业时田间不需要额外电源,施肥时携带到田间,施肥后即可拿走。操作简单,可通过自身压力完成随水注肥作业,35~40升肥液仅需15~20分钟即可全部注入滴水管道。配备的蓄电...
马铃薯专用水溶肥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研制。根据马铃薯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规律,分营养生长期、营养生殖共生期、生殖生长期三个阶段的系列化水溶肥产品,具有速溶,不易沉淀,不易被土壤固定等优点,能有效改善马铃薯根区微生态环境、调节土壤pH值。产品总养分含量≥50%,其中含N5-30%、 P2O5 9-20%、钾K2O 12-32%、中微量元素2-5%。产品可应用于有滴灌条件的马...
中药材系列长效专用肥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研制。该产品采用喷浆造粒技术,将氮、磷、钾、锌、锰、硼等营养元素和长效缓释制剂有效结合,能够按作物需肥规律供给养分,有效防止养分损失,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实现了全生育期一次性施肥。党参长效专用肥较常规施肥增产14.74%,当归长效专用肥较常规施肥增产13.28%,黄芪长效专用肥较常规施肥增产12.5%。
许多研究发现有机管理可以改善农田土壤质量,但是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都存在此结论尚未明确。为探究有机管理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一个多土地利用方式的有机管理农场及其附近常规管理农田进行土壤质量调查,对比不同管理措施及大棚菜地、果园、露天菜地、农田边界、稻田田埂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质量的差异,并对不同管理措施下农田土壤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动物数量共计20个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
【目的】 探究蚯蚓磨浆发酵产物防控苹果连作障碍的可行性。 【方法】 蚯蚓 (Eisenia foetida) 用湿法磨碎后,加入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和黑曲霉菌 (Aspergillus niger) 发酵,发酵物用于试验。盆栽试验土壤采自27年龄的苹果园,供试作物为平邑甜茶幼苗。蚯蚓发酵物施入土壤,在苹果幼苗生长4个月后,调查苹果幼苗的生长状况,分析土壤中总...
采用稻草、油菜、黑麦草和菜籽饼等4种有机物料,采集高有机质含量(68.2 g·kg-1)烟-稻轮作土壤和低有机质含量(17.2 g·kg-1)旱地植烟土壤,在等氮(100 mg·kg-1)投入条件下通过室内培育实验,分析了不同培育时段土壤无机氮(NO3-、NH4+)矿化动态、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烟土壤矿化氮动态特征与施用有机物料碳氮比(C/N)密切相关,高有机质植烟土...
黄芪是我国大宗中药材的典型代表,目前对于有机黄芪养分需求及施肥管理措施研究较少,且符合有机种植的有机肥、矿物肥、微生物肥配施鲜有报道。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化肥(C)、有机肥(O)、有机肥+矿物肥(OM)、有机肥+矿物肥+微生物肥(OMD)等5个肥料处理对有机黄芪各器官中氮、磷、钾、钙、镁、铁、锰、铜、锌等9种矿质养分元素吸收、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芪生长期内,黄芪各器官...
土壤绿色修复及改良技术。技术原理: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原位空气放电产生的高能电子、氧自由基、紫外、超声等活性粒子和能量形式,可快速有效降解土壤中多环芳烃、石油烃及卤代POPs等有机污染物,同时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生物承载力。产品形态:设备。应用场景:长期耕种后的农业土壤改良、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及改良。技术先进性:填补市场空白。技术成熟度:已通过实验和场地验证。
等离子体活化水灭菌及植物生长促进技术。技术原理: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中的含氧自由基等活性成分,可提高植物种子发芽率,利用该活化水作为液体肥料,可以显著提高植株高度和干重50%以上,同时可以在1分钟内实现治病微生物灭活。产品形态:设备。应用场景:农业育种、绿色化肥、绿色农药成本:0.1元/立方米。技术先进性:填补市场空白。技术成熟度:已通过实验验证。
有机肥中重金属钝化剂。技术原理:利用改性纳米黏土研发有机肥中重金属钝化剂,可有效钝化有机肥中重金属70%以上,钝化后的有机肥还可以有效治理酸性土壤。产品形态:固体粉末/颗粒。应用场景:有机肥钝化剂。
【目的】 在“化肥零增长”背景下,探究磷肥减施对小麦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为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磷肥减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湖北和浙江麦区,采用种肥同播技术进行田间试验,设置5个处理:1) 不施磷肥 (CK);2) 习惯施磷量 (FP);3) 习惯施磷量80% (P80);4) 习惯施磷量60% (P60);5) 习惯施磷量60%+解磷菌剂 (PB60)。分别在2019、2020...
【目的】 分析不同用量有机肥氮和化肥氮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提升小麦品质提供科学施肥依据。 【方法】 不同氮肥类型长期定位试验位于山东陵县,始于2006年。肥料分为有机肥氮和化肥氮两大类,用量均设定为0、60、120、180、240、300、360、420、500、600 kg/hm2。2018年取样测定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指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价了长期施用不同量有机肥氮和...
【目的】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 有利于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在镉、铅污染的土壤中,作物常将镉、铅积累在秸秆中,随着秸秆的还田而释放回土壤。探究前茬蚕豆秸秆还田和丛枝菌根真菌 单施或联合施用对土壤肥力、后茬玉米的矿质养分与镉、铅吸收的影响,为AMF 在调控污染农田轮作体系矿质养分与镉铅累积的生态功能提供新认识。 【方法】 采用四室隔...
三明市郊园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土壤动物与土壤健康息息相关,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功能能够灵敏反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引起的土壤扰动。同时,土壤动物还通过与生物和非生物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地上生态系统产生反馈作用。当前土壤动物在土壤健康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土壤线虫、节肢动物和蚯蚓等类群,仍缺乏基于土壤动物的系统性评价指标。因此,本文围绕土壤动物在指示土壤健康方面的潜力,系统总结了现有基于土壤动物的土壤健康评价指标,强调未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