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态学 土壤物理学 土壤化学 土壤地理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耕作学 土壤改良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分类学 土壤调查与评价 土壤学其他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库 土壤学相关记录8193条 . 查询时间(2.498 秒)
【目的】 明确磷 (P)不同供应水平对大豆生理性状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以及这些性状对单株粒重的影响,为磷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水培试验以Hoagland 营养液为基础,设置4个磷供应水平处理,分别为0 (CK)、100、500 和1000 μmol/L。供试大豆为6个磷高效基因型和6个磷低效基因型。在大豆生长的始花期、结荚初期测定叶片光合性能和磷、铁浓度,在成熟期测定籽粒磷...
【目的】 探究氧化铁纳米材料 (γ-Fe2O3 NMs) 与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叶面配施对大豆生长、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及其协同作用机制,为γ-Fe2O3 NMs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及理论支持。 【方法】 以大豆为供试作物,纳米材料处理组设置0、1、10、30和50 mg/L 5个浓度,纳米材料与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复合处理组中包含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悬液以及对应4个浓度的纳米材料,施...
【目的】 苏北黄河故道带低肥力沙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研究控释尿素施用技术对水稻产量和稻米营养品质与口感的影响,为该地区水稻优质生产的肥料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中熟中粳水稻品种‘苏秀867’为材料,在苏北黄河故道带低地力沙性土壤上进行了2年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控释肥和尿素复混全部基施 (BC) 与控释肥和尿素复混基施+穗肥施用尿素 (BC+PU) 2种施肥方式;副区为3种...
【目的】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拔节期不同量氮肥追施对来源于西藏高原生态区和北部冬麦生态区的冬小麦材料氮素积累、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为在不同生态区冬小麦的氮肥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方法】 大田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A因素为来源于西藏高原生态区的冬小麦材料藏冬25号、肥麦和来源于北部冬麦生态区的冬小麦材料08RH66B、09RH32B;B因素为拔节期追施氮量,分别为N 75和...
一氧化氮 (NO) 作为高活性信号分子,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NO可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及生物胁迫的抗性,增强植物的免疫能力。最新的研究表明,NO在植物根系与微生物的互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O能够促进植物根系与根瘤菌及丛枝菌根真菌形成共生体,从而提高植物对土壤氮磷养分的获取。NO作为信号物质调控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抗性的主要机制有:1) NO与活性氧系统互作,调节活性氧的水平,缓...
针对甘肃河西灌区春油菜生产中存在的施肥制度不合理、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度低和产投比例失调等问题,建立甘肃春油菜全黑膜覆盖高效施肥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以“有机替代+化肥减施、春油菜专用缓控释肥、春油菜覆膜保墒高效栽培技术”为核心,选用甘蓝型春油菜氮高效品种,播前一次性基施有机肥300 Kg/亩 + 尿素15 Kg/亩+二胺12 Kg/亩+硫酸钾5 Kg/亩;或春油菜专用缓控释肥50 Kg/亩,采用全黑膜...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由于小型农机具反复碾压、不合理灌溉、长期单一浅耕作业和秸秆还田利用率低等原因导致壤土、粘土类农田出现耕层薄化、犁底层压实增厚,耕层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5年的试验,研发出引黄灌区灰钙土水浇地合理耕层构建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以深松(35cm)打破犁底层和秸秆全量还田为核心技术,配套2年深松1次,翻耕与免耕交替的轮耕模式和优化灌溉技术,能显著提升与优化耕层厚度、通透性、贮水...
加工型马铃薯和玉米专用水溶肥是根据微灌条件下马铃薯、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规律研制而成的,分营养生长期(Ⅰ型)、营养生殖共生期(Ⅱ型)、生殖生长期(Ⅲ型)三个阶段的系列化水溶肥产品。具有速溶,不易沉淀,不易被土壤固定等优点,在为作物提供养分的同时 能有效改善马铃薯、玉米根区微生态环境、通过调节根区土壤pH值,活化碱性条件下易固定的磷及中微量元素,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显著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畜禽粪便腐熟除臭保氮技术核心内容是研发出了一种适用于畜禽粪便腐熟的除臭保氮剂及其使用方法。畜禽粪便腐熟除臭保氮剂以糠醛渣为主要原料,添加多种保氮试剂和吸附材料研制而成,可在畜禽粪便腐熟建堆或在堆肥翻堆时加入,具有用量少,除臭保氮效率高的特点,主要应用于有机肥生产和畜禽养殖场对畜禽粪便的处理。畜禽粪便腐熟时,按物料干重质量比3%-5%的量加入,可降低畜禽粪便腐熟过程中50-60%的臭气(H2S、NH...
缓释胶囊型花卉专用肥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研制。该产品含有氮、磷、钾、铁、锌、锰、硼等多种营养元素,具有营养全面、施肥简单,安全、绿色、无污染等特点。可促进花卉快速生长,使之叶茂花艳、根茎健壮,防止花、果过早凋萎脱落,对防治新叶黄化,增强抗病、抗虫、抗不良环境等有显著效果。适用于盆栽的各类花卉。
盐渍化土壤采用“深旋+磷石膏/石膏+秸秆覆盖+灌溉”改良的技术模式,可使土壤盐分含量降低5-20%,作物产量提高10-20%,可一年施用,2-3年有效。
秸秆带状覆膜还田技术是将秸秆呈带状翻压于作物种植行之间,同时在上面覆盖地膜,使秸秆还田区和种植区有效分离,翌年将秸秆还田带与作物种植带进行小倒茬的一种栽培模式。通过该技术进行秸秆还田, 180 天后的秸秆累积腐解率可以达到70%以上。
果园间作绿肥减肥增效技术是利用果树行间的空地种植一带豆科、禾本科或十字花科绿肥,能有效保持水分,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是提高果园效益的一种轻简化种植技术。
玉米、马铃薯专用缓释肥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研制。该产品针对甘肃省玉米、马铃薯主产区土壤特征及作物需肥规律,采用喷浆造粒技术将氮、磷、钾、锌等和长效缓释制剂有效结合,能按作物需肥规律供给养分,减少养分损失,提高肥效,实现了全生育期一次性施肥。玉米专用肥较常规施肥增产17.04%,马铃薯专用肥较常规施肥增产20.6%。
马铃薯专用高效生物钾肥MK4和防病型当归专用生物有机肥料DZF-363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研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