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生态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库 作物生态学相关记录765条 . 查询时间(4.476 秒)
分别于花铃初期和花铃盛期对棉花主茎及果枝进行环割,探讨环割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处理相比,环割处理显著降低了棉花叶面积指数,且提前5~15 d达到峰值.环割处理降低了棉花蕾铃脱落率,其中花铃盛期采用主茎环割处理的蕾铃脱落率较对照降低15.8%.花铃盛期主茎环割处理显著提高了籽棉产量,较对照增产24.4%,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26.7%;花铃初期果枝环割处理的...
通过分析不同分隔方式下\[地上地下均不分隔(T1)、地上地下均分隔(T2)、仅地下分隔(T3)、仅地上分隔(T4)\]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的土壤储水量、作物生长发育、生物量及产量,研究了间作作物间的资源竞争.结果表明: T1中玉米行12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比其他处理低3.1%~12.9%,大豆行比其他处理低2.8%~12.5%.与T1相比,T2、T3和T4的玉米生育进程均有所推后,株高、叶面积...
基于山东省17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及作物系数对棉花各生育阶段的作物需水量进行估算,并利用同期降水量计算了各生育阶段的降水与作物需水耦合度,最后采用反距离插值法生成山东省棉花各生育阶段耦合度的分布图,并对耦合度的时间序列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山东植棉区棉花全生育期降水与作物需水耦合度多年平均值在0.692~0.847之间,全...
芽苗菜风味独特、品质柔嫩、营养价值高,但在生产中通常使用一些生长调节剂或微量元素溶液进行浸种或喷洒,易造成化学物质在芽苗菜内积累。光环境调控技术采用物理手段调控植物生长,符合绿色农业的要求。本文针对芽苗菜的研究现状、芽苗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综述发光二级管(LED)光调控技术在芽苗菜生产中的研究进展,展望LED 光调控技术在芽苗菜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在山东省四大花生主产区采集耕层土壤(0~20 cm)和花生籽粒,应用气相色谱测定样品中美国国家环保署(EPA)优先控制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 山东省花生主产区土壤中6种PAEs化合物累计(∑PAEs)含量范围为0.34~2.81 mg·kg-1,平均含量为1.22 mg·kg-1;四大花生主产区土壤∑PAEs含量为:鲁中南山区>鲁西平原>胶东半岛>鲁北平原;与美国...
以泗棉3号棉花品种为材料,于2010和2011年在南京农业大学牌楼试验站设置铃期(7月13日—8月24日)增温试验,模拟全球增温条件下棉花产量、品质的变化趋势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 在铃期增温2~3 ℃(日均温31.1~35.2 ℃)条件下,植株总生物量下降约10%,单株皮棉及籽棉产量降低30%~40%.棉纤维品质变化显著,且不同纤维品质指标对增温的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马克隆值和断裂比强度显著...
以BNS低温敏感雄性不育系衍生的3个杂交种为材料,设置5月27日、5月31日和6月4日3个收获期,分析了不同收获时期对小麦面筋含量、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以及馒头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收获时期对BNS杂交小麦的面粉白度、蛋白质和干湿面筋含量均有一定影响.最佳收获期因品种而异,百杂1号和百杂2号的最佳收获期为5月27日,百杂3号的最佳收获期为6月4日,此时期收获的小麦面粉品质最好,馒头综...
比较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江苏金坛(31°39′41.8″ N, 119°28′23.5″ E)稻麦轮作体系下稻季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共设CK(不施肥)、F(100%化肥)、PF(猪粪堆肥配施50%化肥)、SF(秸秆全量还田配施100%化肥)、PSF(猪粪堆肥和秸秆全量还田配施50%化肥)和PMF(猪粪商品有机无机复合肥)6个处理,在秋季水稻收获后进行采样.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线虫种群在不...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盐胁迫浓度,通过萌发至幼苗期的出苗速度、植株形态和生物量等指标对200个花生品种(系)进行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 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花生出苗时间延长,对植株形态建成抑制加重,物质积累减少.鉴定花生品种耐盐性强弱的适宜盐胁迫浓度为0.30%~0.45%.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将10个指标归结为平均隶属函数值,根据不同胁迫浓度下各指标与平均隶属函数值之间的相关性大小,植株鲜质量、地上...
比较了在人工遮光增湿环境和自然环境下18个玉米杂交种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研究了阴湿环境对玉米杂交种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遮光增湿环境使空气湿度比自然环境增加15.0%~16.4%,土壤湿度增加27.0%~78.4%,光照强度降低72.9%~77.9%,光量子减少72.8%~79.6%,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不影响环境温度.阴湿环境导致玉米植株第7叶宽、有效功能叶数、成株叶片数、雄穗...
利用海水配制不同含盐量(0、0.15%、0.3%)的土壤盆栽棉花,在可移动遮雨棚内研究了不同施肥(N、NK、NP、NPK)处理对棉花生长、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胁迫和施肥均影响棉花生物产量、棉株氮素农学利用效率、氮素生物利用效率和氮素积累量,且两者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施肥能提高盐胁迫下棉株氮素利用效率及氮素积累量,并显著增产,不同施肥处理中以N、P、K肥料配合施用的效果最好;施肥效果...
建立了水-沉积物系统中四氟醚唑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测定方法。沉积物样品依次经V(丙酮):V(水)=9:1 混合提取和二氯甲烷萃取后,中性氧化铝与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用LC-MS/MS测定;水样经二氯甲烷萃取后直接用LC-MS/MS测定。结果表明:在0.5~5 μg/L 或0.5~5 μg/kg添加水平下,四氟醚唑在水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9%~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
2011―2012年,在棉花的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对冀鲁豫三省18个监测点Bt棉田烟粉虱、棉蚜、棉蓟马、棉盲蝽、棉叶螨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2年监测结果按照非靶标害虫的最高发生株率排序为:烟粉虱(99.17%)>棉蚜(98.33%)>棉蓟马(74.58%)>棉盲蝽(43.10%)>棉叶螨(20.95%)。其中烟粉虱最高发生株率出现在山东和河南监测棉田的花铃期,棉蚜最高发生株率出现在河北监测...
农作物空间格局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经成为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前沿和热点研究问题。该文从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机理机制和模拟模型等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统计数据的方法、基于遥感信息的方法和基于空间模型的方法。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机理研究主要围绕不同自...
豆科作物因其丰富的蛋白质含量而成为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的重要原料。豆科作物具有与根瘤菌形成根瘤固定空气中氮素的能力,这不仅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同时还起到培肥地力、改善农田土壤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然而,豆科作物的共生固氮过程极易受环境胁迫、尤其是干旱胁迫的影响。本文简要探讨了根瘤菌在共生固氮应对干旱胁迫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着重论述了寄主植物碳代谢、氮代谢及氧气平衡三方面的调节机制,并探讨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