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相关记录5477条 . 查询时间(4.792 秒)
四川盆地二叠系发育中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和上二叠统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两套烃源岩,由于其热演化程度高,造成对烃源岩原始生烃潜力及天然气资源潜力认识不清。为此,通过研究该盆地内探井及盆地周缘剖面大量二叠系烃源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随成熟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二叠系烃源岩的原始生烃潜力以及在地质历史时期生排烃量、干酪根与原油裂解生成天然气的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上二叠统龙潭组泥岩和碳质泥岩总有机碳...
为了指导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绞吸式开采水力提升管道系统参数设置,研究了水力提升管道内水合物的分解特性和流动参数变化对其的影响。基于热力学和流体力学,采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建立了水合物水力提升管道温压模型、水合物分解传质模型和管道多相流模型,分析了固液两相流转变成固液气三相流过程中不同影响因素下管道流体温压、水合物颗粒物质的量、分解面位置与海水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随着管道流量增大,水合...
研究2017年冬季季节性供气紧张形成过程,对于认识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市场化现状,促进行业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大量数据分析了2017年我国冬季季节性供气紧张的演变过程和严重程度,进而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天然气供求框架系统分析了供气紧张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结果表明:①2017年季节性供气紧张从9月初见端倪,10月开始出现,11月集中爆发,12月持续发酵,并演变为全国性供气紧...
2012年修订发布的国际标准ISO 10723:2012《天然气分析系统的性能评价》与1995版有较大差异,了解和掌握该标准修订前后的技术差异和主要技术内容对于保障我国天然气能量测定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加快天然气大规模交接计量方式由传统的体积计量向能量计量过渡,我国已于2008年底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22723—2008《天然气能量的测定》,但迄今未能对商品天然气管网系统中间接法测定天...
五探1井是部署在四川盆地东部达州—开江古隆起上的一口风险探井,主探寒武系、震旦系,设计井深7 570 m。该井志留系以下地层的地质不确定性强、风险度高,寒武系可能钻遇大段膏盐层、纵向上压力系统复杂、预测井底温度达到175 ℃、井底液柱压力超过140 MPa并含有硫化氢等,给井身结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此,借鉴国内外盐下超深井钻井的成功经验,在分析钻井工程面临的难点和风险的基础上,结合该井的压力...
为了提高天然裂缝较发育的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设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采用经典裂缝拟三维延伸数学模型模拟前置液造缝过程中裂缝几何尺寸动态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液相反应平衡原理和局部反应平衡原理,建立了考虑天然裂缝、蚓孔及基质多重滤失效应的酸液流动反应模型,以现场实例井的酸化压裂改造为例,使用所建模型模拟前置液酸压注酸过程中裂缝内酸液渗滤过程及酸岩动态刻蚀形态,通过酸液沿水力裂缝长度方向的浓度变化和残酸极...
二叠系—中下三叠统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之一,已发现的许多大中型气田的天然气都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但目前对于该层系烃源岩的主要类型与空间分布规律尚缺乏系统完整的认识。为此,通过对该盆地典型井/剖面二叠系烃源岩发育层位的精细地球化学标定,结合钻井、录井资料,探讨了二叠系烃源岩的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该盆地二叠系普遍发育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和上二叠统泥质岩两套烃源岩,局部发育上...
准确预测短期城市天然气需求量,对于城市天然气的合理调峰调压、安全供应、管网优化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城市天然气短期需求量预测模型主要包括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支持向量机、灰色关联等,但其精度均不很理想,神经网络的精度虽然较高,但却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降低了泛化性。较之于上述诸多模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的原则,对于非线性问题也能得到较高的精度和泛化性,并且不容易出现过拟合现象...
青海油田油气藏类型较为丰富,地质特征差异明显,主要应用以核测井方法为基础的PNN测井、PSSL全谱测井。通过近600余井次的规模应用,逐步形成了成熟的4类典型油气藏饱和度测井工艺和解释方法。中高水淹油田,利用PNN测井的地层俘获截面测井曲线与补偿中子测井曲线叠合方法,达到定性识别水淹层目的; 低矿化度油田,采用PSSL测井的C/O模式进行油水层识别; 低电阻率气田采用PNN与PSSL结合方法开展气...
胜利花沟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油藏成岩作用强,层内岩性、储集空间复杂多变,油质轻,属于典型的物性控制油藏。由于岩性及储集空间类型变化的影响,测井电阻率反映流体性质能力弱化,油水层对比度低; 孔隙度接近的储层有的自喷高产,有的需要压裂改造,产能差异大,储层有效性界定困难。研究砂体层内岩石结构、储集空间类型、含油气性、地化特性等变化规律,建立测井解释模式细分技术,将储层储集空间划分为破碎型、裂缝-孔隙型...
注水开发过程中油藏混合液矿化度的变化受注入水驱替和离子交换控制。水淹初期,矿化度变化受孔隙体积中的注入水比例影响; 随着注水时间和注水倍数增加,注入水和原生水之间的离子交换程度不断增加。首次提出矿化度驱替-交换理论模型,确定出混合液矿化度与目前含油饱和度、原生水矿化度、注入水矿化度的关系图版,模拟研究水淹过程中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利用这一理论模型和图版,结合电法测井,采用迭代计算或联合求解的方法,消...
伸展盆地或挤压盆地内很多断层在发生升降运动的同时往往伴有走滑运动,但在传统地震解释过程中通常只考虑升降运动,而对断层的走滑运动分量的重视程度不够。鉴于断层滑距同时包含了断层两盘的相对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信息,其更能反映断层的真位移。从三维地震资料入手,充分运用三维地震数据体可以构建任意方向地震剖面的优势,通过引入地震学中对断层走向和运动方式的表征方法,提出了一套三维地震解释过程中确定断层滑动参数(滑...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中深层黄流组为浅海重力流沉积,表现为粒度细、迁移快、堆积厚的多期砂体组合。基于地震、测井、岩心及测试数据,分析了细粒厚层重力流砂体沉积特征,并探讨了浅海重力流沉积的控制因素。基于井震结合在东方区共识别出砂质碎屑流水道、浊积水道、富砂朵体和富泥朵体4种基本沉积单元。砂质碎屑流水道常位于朵体内部,均方根振幅为低值,剖面上呈U型或深V型,宽度多在1~2 km,测井单砂体厚度多大于25 m...
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典型(块状、纹层状和层状)灰质泥页岩的润湿性、孔隙连通性和流体—示踪剂运移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由于页岩油储层具有很强的亲油性和相对较弱的亲水性,而微—纳米级孔隙体系又与其独特的混杂型润湿性密切相关,因此开发了含不同分子大小和反应性能的极性与非极性示踪剂,并应用于毛细管自吸(蒸馏水与含示踪剂的正葵烷)和饱和扩散(含示踪剂的卤水)实验中,实验后的样品用激光剥蚀-电感...
烃类气源是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气源问题长期困扰着中国东北冻土带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探。通过对中国东北漠河盆地4口地质浅井数百个岩心气体样品测试数据的研究可以得出:漠河盆地浅部(地表以下约1 200 m以浅的范围)的烃类气体含量多为10~100 mL/L,个别超过100 mL/L。通常泥质类岩石、破碎带和盆地深部的含气量较高,含碳或碳质泥岩的含气量更高。漠河盆地冻土带浅部主要为生物气;中深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