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矿山工程技术 >>> 采矿环境工程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采矿环境工程相关记录151条 . 查询时间(1.523 秒)
该项目研究内容包括编制马钢姑山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示范区的建设规划;开展矿山无尾矿排放工艺技术研究,全面推进加大尾矿利用力度;排土场、尾矿库废弃地生态重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该项目提出了老矿山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示范建设规划和建设模式,为我国矿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起到了示范作用。
本文论述了大同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对矿区环境的破坏已经阻碍了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探讨了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岩溶降落柱是北方型石炭二迭系煤田的一种特殊岩溶塌陷,其导致突水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及与岩溶水相联系、危害严重。该成果主要技术有:
本项目通过对煤矿矿井水水质特点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掌握了矿井水处理工艺技术参数,主要处理构筑物和主要处理装备以及建成的样板工程,使矿井水净化处理工作少走弯路,对解决矿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①利用循环澄清池与重力式无阀滤池相结合的工艺技术处理矿井水,具有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工程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可靠等特点,并能充分利用煤泥对油的吸附...
矿井水净化与回用试验研究     回用  水净化  矿井       2008/7/15
该研究课题以漳村煤矿矿井废水为原水水样,根据矿井废水中悬浮物含 量高、有机物含量变化大,乳化油含量低等特点,采用调节池、悬池泥渣澄清池、二氧化氯消毒、活性炭滤罐、电子水处理器等处理工艺,使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锅炉用水要求,该工艺流程技术先进、处理效率高,设备易于操作管理,运行稳定可靠。该研究成果于1998年4月4日通过山西省环保局组织的项目验收。
根据优势面分析原理对林南仓矿井砂岩裂隙含水层发育规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分析了优势结构面控水特征和规律。结合矿井井巷工程涌水、突水规律,利用综合优势流方法确定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煤5以上100 m段、煤5~煤12、煤12~煤14、煤14~K3四个砂岩裂隙含水层的突水规律,为矿井的采掘工程的布置提供设计依据。
2002年7月,山西省科学技术厅进行了鉴定。鉴定意见如下:该项目在全国分析国内外矿山矸石山生态重建与煤矿区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10年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煤矸石山这一特殊立地条件下由6项植被恢复技术组成的生态重建模式。确定了煤矸石山影响植被恢复的立地主导因子,即干旱缺水和缺肥这一核心问题。提出了几个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生态效益较好的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模式。依据煤矸石山立地限制因子及生态...
本文根据煤炭开采工程的环境影响特点及环境保护的最新发展趋势,提出了结合矿床勘查类型确定煤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方法及基本工作要求。
该项目由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一项国土资源部项目组成。项目运用土地科学、采矿工程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研发了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损害的综合监测和预测技术,建立了以“分层剥离、交错回填”为核心的土壤重构原理、方法和数学模型,提出了以“配土栽植”为核心的煤矸石山无覆土绿化技术和复垦土壤微生物改良和添加改良剂改良的实用技术,提出了监测预测、管理、规划、工程和生物与改善等五大技术的土地生态环境损害治理的综合技...
基于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和事故危害金字塔等理论,通过对煤矿事故的统计分析,认为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人或物的隐患,而隐患的背后又必然存在着管理缺失或员工基本素质与身心状态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由25个项目构成的监控要素框架,确定了54类1 000多条隐患明细,并以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程度,分别赋予相应的点数,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动态量化考核;开发了实时监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了日、周、...
通过分析传统的电压源型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缺点,提出一种新型的电流源型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在分析其滤波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该新型的电流源型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容量、全数字化控制系统及其滤波效果.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HAPF中的APF容量比传统HAPF中的APF容量明显减小,仅为补偿对象容量的1%左右,滤波效果良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简单,完全可以用于大功率非线性负载的谐波...
采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2种方法深入研究了变断面深厚表土钻井井壁竖向稳定性问题.用外推法建立了变断面非满水钻井井壁竖向稳定临界深度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借助ABAQUS软件分析了不同阶段钻井井壁的竖向稳定性问题,计算了钻井井壁竖向稳定临界深度,分析了井壁自重、不同边界条件、井壁底部接触面积对竖向稳定临界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井壁筒受力状态和边界条件对竖向稳定临界深度的影响最大.
在分析4煤层开采顶板突水水源的基础上, 揭示了矿山压力、冲击地压同顶板突水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煤层开采过程中顶板突水对促进冲击地压形成的影响作用机理; 基于物理流变学和断裂力学理论, 提出了砾岩粒间隙中的水流失导致砾岩粒界面附近多层次应力局部集中, 造成砾岩产生新的断裂, 形成多层次冲击地压, 促进顶板斑裂线扩展的机制, 阐明了冲击地压和顶板突水互为影响的因果关系, 从理论研究和现场监测2个方面得...
AbstractMining activities have left huge uncovered slopes,large areas of gangue ground and extensive tailings dams.In this paper,we studied some impacts of mining activities upon environment in Panzhi...
该文给出了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定义,即煤中含量小于1.0%的有毒元素、致癌元素、腐蚀性元素、放射性元素以其它对环境有害的元素等。根据我国环保要求,提出当前应重视的有害元素,共22种。作者还讨论了中有害微量元素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国内外对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