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群落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植物群落学相关记录320条 . 查询时间(2.887 秒)
研究我国东部亚热带植物群落物候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对于揭示东部季风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整体特征和空间分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物候累积频率拟合法对盐城、武汉、合肥、屯溪1982-1996年的植物群落季相阶段进行划分,并分析了季相阶段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温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1)各站多年平均变绿期、旺盛光合期和休眠期初日均有随海拔升高而推迟的倾向,而多年平均季相阶段长度的空间分异特征不明显...
研究我国东部亚热带植物群落物候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对于揭示东部季风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整体特征和空间分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物候累积频率拟合法对盐城、武汉、合肥、屯溪1982-1996年的植物群落季相阶段进行划分,并分析了季相阶段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温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1)各站多年平均变绿期、旺盛光合期和休眠期初日均有随海拔升高而推迟的倾向,而多年平均季相阶段长度的空间分异特征不明显...
尽管干旱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但目前关于干旱区植物细根有机碳与土壤碳循环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在2010年整个生长季节内, 采用土钻法和内生长法, 对新疆干旱区的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群落土壤特性、细根的生物量月动态、生产量和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琵琶柴群落表层土壤含水量最低, 土壤含水量表现出从浅层到深层逐渐增加的趋势; 而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最...
在霍山七里峪林场,选择典型油松林样地进行实地调查,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油松种群不同龄级的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油松的龄级分布呈峰型,中间龄级个体多,主要集中在20~30 cm,小龄级和大龄级则相对较少;(2)油松的7个龄级个体的空间格局呈集群分布,其中龄级4、龄级5和龄级6的个体集群分布特征更为明显,同时表现出小尺度下呈集群分布,在大尺度下趋向于随机分布;(3)各龄级间...
土壤微生物是表征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指标之一。借助长期定位试验, 采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研究了3种种植方式(玉米(Zea mays)连作、玉米非连作和撂荒)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种植方式下,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有明显的差异。玉米连作的土壤中总磷脂脂肪酸和细菌磷脂脂肪酸含量最低, 分别为33.12 nmol·g–1和18.09 nmol·g–1。非连作的土壤真菌磷脂脂肪酸和真...
为了解江西东乡野生稻(Oryza rufipogon)不同生育期根际可培养细菌群落多样性动态, 从中寻找新的具有植物促生活性的微生物资源, 分别于2009年5月、8月和11月采集了东乡野生稻秧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根际土 壤, 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到118株根际细菌, 并检测了其植物促生活性。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菌体形态 观察表明: 分离获得的118株细菌属于5大类群11个属20个种, 其...
如何解释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贯穿于群落生态学的整个发展过程, 至今仍未得到圆满解决。与这个问题有关的理论层出不穷, 使得群落生态学研究产生了很多混乱, 这种状况促使一些生态学家开始反思群落生态学是否一定要从群落结构出发? 最近, 一个新的、基于过程的理论框架为群落生态学提供了更有前景的发展方向。该理论框架认为群落的形成只包含了选择、漂变、成种和扩散这四个过程, 不同的群落...
热带山地常绿林和热带山顶矮林均属于热带云雾林。为了揭示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 在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常绿林和热带山顶矮林分别设置8个和10个2,500 m2样方, 调查所有DBH≥1 cm的乔木、灌木和藤本植株。结果显示: (1)热带山地常绿林幼树(1 cm≤DBH<5 cm)和小树(5 cm≤DBH<10 cm)的平均密度显著小于热带山顶矮林, 而成年树(DBH≥10 cm)平均密度无显著...
为了查明乌鲁木齐南部山区地生地衣群落分布格局, 作者选取了24个样点(20 m×20 m), 设置了240个50 cm×50 cm样方, 调查地生地衣的种类及盖度, 分析其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乌鲁木齐南部山区共有地生地衣17种, 隶属于2目5科10属。聚类分析和DCA排序将该地区的地生地衣分为4个主要样点组, 分别是: (1)喇叭石蕊(Cladonia pyxidata)+腐...
群落如何构建是群落生态学中的重要问题。群落谱系结构研究将物种间的亲缘进化关系运用到群落生态学研究中, 利用物种的系统发育状况推测历史因素对现有群落的影响, 为推断影响群落组成的生态学机制提供了有效方法。群落谱系结构的研究方法是首先建立可代表群落物种库的超级系统进化树, 然后计算群落内物种间的谱系距离, 最后通过统计方法检测其与随机模型下的谱系距离是否有显著差异来获得谱系结构(如谱系聚集、谱系发散)...
通过对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群落的调查, 研究了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 该地区的植被主要处于5个演替阶段, 即次生乔木林、乔灌过渡林、藤刺灌丛、稀灌草丛以及火烧干扰后的蕨类植物群落。本次调查共记录到植物365种, 隶属89科218属。其中, 蕨类植物31种, 隶属14科23属; 种子植物334种, 隶属75科195属。物种分布较多的科主要有蔷薇科、菊...
对茂兰喀斯特森林3种主要演替群落——喀斯特原生乔木林、次生林和灌木林的凋落物数量、组成特征及季节动态变化进行了为期27个月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茂兰喀斯特原生乔木林、次生林和灌木林的年平均凋落物量分别为4.503、3.505和2.912 t·hm–2; 年总凋落物的叶、枝、花果和其他的比例分别为64.72%、14.60%、12.33%、8.35%; 74.28%、7.43%、10.88%、7.4...
热带次生林具有重要的物种保育和固碳功能, 然而高强度的干扰会导致次生林早期出现类似季雨林的阶段, 因而群落恢复速度和方向是当前热带生态学研究中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该文以海南岛在刀耕火种弃耕地形成的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 比较森林不同恢复时间(12年、25年、55年)群落中的不同年龄(幼树、小树、成年树)个体与低地雨林老龄林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 探讨刀耕火种弃耕地恢复过程中的...
为了科学地评价和预测生态输水对额济纳荒漠绿洲天然植被的影响, 亟需掌握额济纳荒漠绿洲的植物群落类型, 建立植被-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该研究对额济纳荒漠绿洲的植物群落展开调查, 获取植物群落特征、分布状况及地下水环境数据,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TWINSPAN)对群落进行分类, 采用无偏对应分析(DCA)、无偏典范对应分析(DCCA)方法对群落进行排序, 得出额济纳荒漠绿洲主要植物群落类型, 以...
为探明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变与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 于2004–2006年对上海市最大天然淡水湖泊淀山湖的浮游植物进行逐月采样调查, 分析其群落结构特征。共采集到淀山湖浮游植物84属205种, 主要由绿藻(种类数占50%)、硅藻(20%)、蓝藻(13%)、裸藻(13%)等组成。相邻两月之间种类相似性系数呈现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趋势; 优势种为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 glauca)...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