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水文学 >>> 水文物理学 水文化学 水文地理学 水文气象学 水文测量 水文图学 湖沼学 河流学与河口水文学 水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81-195 共查到知识库 水文学相关记录4248条 . 查询时间(4.367 秒)
汉江上游是丹江口水库的水源区,其生态环境状况对保障汉江全流域及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11月和2018年4月对汉江上游干流及源于秦岭南麓的5条典型支流开展了系统调查,旨在摸清汉江上游干支流的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以及评价其水质状况.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40种,其中水生昆虫209种,软体动物13种,环节动物9种,其他类群9种.其中四节蜉Baetis sp.在各条河流中...
乌梁素海湖冰晴天反照率日变化具有双峰特征,利用当地太阳高度角同经纬度和儒历的关系,归一化到北京时,依此表达湖冰反照率日变化规律.基于具有指数函数形式的拉普拉斯、高斯、耿贝尔和柯西4种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建立线性组合模型,对日出后到日落前太阳高度角大于5°时段内的反照率日变化数据进行拟合,发现拉普拉斯密度分布函数组合是最佳统计模型.它既能拟合太阳高度角大于5°时间范围内反照率日变化曲线的双峰特征,又能反...
了解城市内湖水中胶体的环境行为对研究湖泊水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意义重大.微生物降解及自团聚过程是湖泊水体中胶体转化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有关不同粒径胶体在微生物降解及自团聚作用下荧光特性变化的报道还非常少.基于此,本文选取南昌市内最大的湖泊(瑶湖)及其支流水体,通过切向超滤技术、三维荧光光谱法及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分析了在灭菌及微生物存在下两种水样含不同粒径胶体的水体(即W原水、W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用地类型上产生的降雨径流中重金属含量高且差异较大,而目前仍缺乏对降雨径流所携带的重金属风险评价的研究.以苏州城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商业区、居住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教区,监测降雨径流中铜(Cu)、锌(Zn)和铅(Pb)3种常见重金属浓度,通过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曲线获取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基于重金属的生态有效性,应用风险商(RQ)法对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的主要公共场所、景观游憩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发挥城市滨水空间的游憩功能,打造滨水游憩空间越发重要。在梳理城市滨水游憩空间概念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水陆统筹角度,根据多学科理论,辨析了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简称“六位一体”)六大综合治水理念与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规划的关系,探讨了基于“六位一体”的城市滨水游憩空间规划思...
在巢湖杭埠河流域中的古湖盆中心——三河圩区获取28.6 m长的湖相岩芯(SZK1507孔),利用AMS14C测年技术建立可靠的地层年代序列,通过对SZK1507孔738 cm以上段湖相沉积物平均粒径、磁化率、总氮(TN)、总有机碳(TOC)及C/N的综合分析,高分辨率重建了巢湖杭埠河流域全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本区域的环境变化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阶段Ⅰ(约10050—9700 ca...
不同粒径大小浮游藻类的养分吸收速率、沉降特性和能流方向等都不相同,浮游藻类生物量的粒级组成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解通江湖泊浮游藻类粒级组成演替规律及其驱动机制,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对东洞庭湖进行了年度采样调查,研究了不同粒级浮游藻类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洞庭湖浮游藻类叶绿素a总浓度呈现显著的时空分布差异;季节上表现为夏季(22.43 ...
长江及鄱阳湖水系上游水库群运用后鄱阳湖枯季水文节律出现新的变化,为应对新的枯水情势,鄱阳湖水利枢纽作为一个选项被提出,如何确定其适宜的调控水位才能维持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是其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选择鹤类、小天鹅、鸿雁等食植物块茎水鸟作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基于EFDC水动力学模型和生境适宜度曲线构建了鄱阳湖越冬水鸟生境数值模拟模型;从食物资源与取食可及性两个方面,分苦草(Vallisn...
为摸清渭河干流及源于秦岭北麓典型支流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本研究于2017年10月和2018年5月对渭河干流及秦岭北麓5条典型支流共40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并利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生物指数BI生物指数对河流水质进行评价.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210种,属于5门8纲75科187属.水生昆虫为优势类群,其物种数占总物种数的89.0%,且四节蜉属一种(Baetis sp.)作为绝对优势...
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和角星鼓藻(Staurastrum spp.)是热带亚热带浮游植物群落中的常见优势种类,为了解铁对2种浮游植物季节动态和生长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典型热带水库的野外调查,分析铁与2种藻生物量和相对生物量的季节动态的关系,并通过室内实验分别以无机磷(KH2PO4)和有机磷(C6H13O9P)为磷源,比较3种铁浓度(0.029、0.2...
为探究富营养化湖泊中自生源可溶有机质(DOM)在泥水界面的吸附行为,以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释放的DOM为代表,考察针铁矿对草、藻源DOM中不同组分的吸附特征.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表明类富里酸组分C1和类胡敏酸组分C4的含量很低,而类蛋白物质(类酪氨酸组分C2和类色氨酸组分C3)分别占草、藻源DOM荧光组...
湖泊水体的对流混合是最基本的物理过程,其能显著影响湖泊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等循环,但浅水湖泊水体对流混合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基于太湖(面积2400 km2,平均水深1.9 m)中尺度通量网的原位、高频、连续和多点的观测数据,分析该大型浅水湖泊水体对流混合速率w*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太湖水体w*的均值为2.49 mm/s,因太湖的风速、水温和辐射等物理参数无空间变化,w*也无明显的空间变化.但是研究表...
水分是维持植物生长、决定种群分布的关键因子,研究植物水分利用来源是揭示水文过程与植被演替作用机制的基础,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系统,鄱阳湖水文情势的显著改变已直接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的水分补给来源.本文通过测定降水、土壤水、地下水、湖水和植物茎水中δ18O、δD同位素组成,识别鄱阳湖湿地典型中生植被——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群落的土壤水分补给来源,并应用直接对比法和Iso...
富营养化是现今各国面临的主要水环境问题,其中蓝藻水华暴发是全球富营养化水体最常见的现象之一.蓝藻水华将产生大量的蓝藻碎屑,其对水质及生物的影响还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向中宇宙系统添加微囊藻碎屑,分析其对水体不同形态营养盐及水生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囊藻碎屑加入后,水体不同形态的营养盐浓度均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其中水体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最高分别达到3.86和0.36 mg/L;浮游植物生物量(用...
沉水植物恢复是富营养化湖泊生态系统重建的关键措施.沉水植物的生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生长和生理生态指标研究了硅酸盐矿物麦饭石对苦草生长的影响,为其进一步应用于水生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麦饭石可以显著促进苦草的生长.添加了麦饭石处理组的苦草的生物量、株高、叶数、根长等生长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改性麦饭石组优于麦饭石原石组.1 cm麦饭石处理组的苦草在生长旺盛期时,其光和色素、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