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相关记录536条 . 查询时间(3.152 秒)
大量岩石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分析化验、测试资料表明,查干凹陷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主要发育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处于中成岩A1和A2亚期。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成岩作用,机械压实作用在早成岩期对储层物性影响最大,其使粒间孔隙迅速减小、物性变差。胶结作用进一步导致物性变差。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物性,形成次生孔隙发育带(2 100~2 800m)。火山喷发和构造运动也促进储层次生孔隙的...
岩盐热导率是砂泥岩的2~3倍,高热导率使盐下地层热量快速向上传递而降温、盐上地层热量快速增加而升温。库车前陆盆地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主要发育区被厚度超过1 500m的古近系—新近系膏盐岩覆盖,中间相隔白垩系砂、泥岩。地层温度实测数据统计表明,紧邻古近系膏盐岩的地层温度出现明显跳跃,膏盐岩及盐上构造层的地温梯度大于盐下构造层白垩系的地温梯度。膏盐岩不发育的地区具有单一的地温梯度。深部烃源岩热演化史数...
根据对中国东部老区油气资源潜力再认识的国家需求,对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资源评价方法,即成因法、统计法、类比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针对国内外资源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在中国东部陆相含油气盆地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渤海湾盆地牛庄洼陷,利用成藏组合统计法进行了资源量计算。该方法首先要对研究区内已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的来源构成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的分析,明确成烃与成藏的关系,结合构造...
满东1气藏是塔里木盆地东部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但其成因机制研究亟待加强。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均一温度测试、定量颗粒荧光分析等手段厘定了油气充注史,应用储层孔隙度演化模型恢复了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并综合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满东1致密气藏的成因类型和成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满东1气藏天然气主要源自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烃源岩,此气藏具有2期油气充注历史,即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石油充注和晚燕山期—喜马拉...
以精细岩心观察描述为基础,根据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及沉积序列等相标志,对研究区内HG组重点层段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属性提取和砂体反演等地震沉积学研究手段,对研究区重点含气层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刻画,预测了研究区有利砂体分布。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曲流河相和三角洲相沉积,主要砂体类型为曲流河边滩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纵向上自下而上水体由浅逐渐变深;在H6y时期,河道...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属致密砂岩气藏,其低孔低渗、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常规储量计算方法的难度,而致密砂岩气藏储量计算方法的探讨对于气藏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SX区块为例,探讨了利用容积法进行储量计算的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计算体系。容积法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①综合测井及解释数据、地震、岩心等资料,分别运用分布函数曲线法、经验统计法、测试法、拟合公式等方法求取了盒8段...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琼东南盆地和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地质储量占中国近海天然气总地质储量的70%以上,这几个盆地或凹陷构成了中国近海重要的天然气富集带。这些盆地或凹陷天然气主要为煤型气,天然气来源与腐殖型和腐泥腐殖型烃源岩密切相关,主要烃源岩为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其次为陆源有机质海相烃源岩,有机质均主要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主要烃源岩形成期,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和南海北部具有湿热的气候条件...
深水油气井溢流及井喷的预防和控制是深水钻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井喷溢油事故发生后,井喷的预防和控制成为海洋油气开发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应对深水钻井溢流及井喷问题,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是在早期监测和识别溢流的基础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为此,通过分析深水钻井井控面临的主要困难,从平台监测、海水段监测和井下随钻监测3个层面,综述了国内外井下溢流早期监测技术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井下随钻监测...
目前地震、测井等断层解释方法都存在难以解释断层成因机制等缺点,因此选用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从动力学方面解释断层。通过分析河西务构造带断层分布特征及活动特征,发现孔店—沙四期,在构造带南部发育了一系列南东倾向的次级正断层,且断层在平面上呈雁列式展布。为了解释这些次级断层的成因机制,运用Ansys 软件对河西务构造带孔店—沙四期的古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应力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孔店—沙四期,最小主...
气体在致密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孔隙结构、气体的赋存方式、温度和压力等。地层压力大,气体密度高,应属于稠密气体|另外,在页岩、煤岩、致密砂岩等多孔介质中发育了丰富的纳米级孔隙,使气体的运移机制极为复杂。详细研究了气体在致密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机理,并引入稠密气体理论,通过计算分子平均自由程,发现直径大于2nm的孔隙中,压力大于1.135MPa时(76.85℃),气体不会发生Knudse...
威远地区不仅较早发现了大型整装常规气田,也是我国最早的页岩气先导试验区之一。根据威远地区5口井8个井次的井口气组分和碳、氢同位素分析,研究了该区龙马溪组和筇竹寺组页岩气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威远地区页岩气烷烃气的含量高达98.47%,不含H2S,甲烷平均含量为98.01%,是典型的干气|页岩气碳、氢同位素特征与北美地区高成熟、过成熟页岩气相似,均表现为同位素倒转。通过页岩气和常规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
巴兰三角洲地区位于西北婆罗洲活动大陆边缘,其构造格局具有南北分带的特征,即北部挤压应力下叠瓦状逆冲推覆带、中部拉张应力下伸展沉降带、南部压扭作用下挤压反转带。与位于被动大陆边缘三角洲发育的地区不同,其北部三角洲前端收缩量大于中部三角洲末端伸展量的1.8%左右,而这无法用理想的被动大陆边缘三角洲体模型来进行解释。在研究区区域构造背景、应力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这种现象是区域压应力远距离效应与三角洲...
原油C5—C13轻馏分中C8以上组成一直是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对塔里木盆地40个海相油、湖相油与煤成油样品的C5—C13轻馏分进行了全烃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C7轻烃组成,对比分析了不同成因类型原油C5—C13轻馏分族组成特征。大涝坝油气田湖相油的环烷烃含量较高,雅克拉油气田海相油的支链烷烃含量较高,轮台地区和库车坳陷部分煤成油则具有较高的芳烃含量,塔东地区寒武系来源...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大量的露头和钻井资料,共识别出混积潮坪相、混积碎屑海岸相、混积台地相及混积陆棚相等4种混合沉积相类型。在对该区古生代沉积格架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不同时期沉积格局及演化规律的分析,总结出潮坪—碳酸盐岩台地—欠补偿盆地沉积组合和滨岸—台地—陆棚沉积组合2种平面沉积相组合发育模式。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和物源供给能力的强弱是影响沉积相组合模式的主要因素。其中潮坪—碳酸盐岩...
深水底流改造砂是海相盆地重要的储集层之一。与海相盆地相比,陆相湖盆深水区是否存在大规模底流改造砂及其沉积特征、识别标志、形成机制、分布规模、外部形态、与深水重力流砂体的差异性及其油气勘探价值都值得去探索。利用松辽盆地的岩心及青海湖卫星照片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深入研究。陆相湖盆底流改造砂由泥质粉细砂岩和粉细砂岩组成,单层厚度为0.5~280cm|发育冲刷面和截切等底面侵蚀构造,常见的层理有交...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