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动力地质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动力地质学相关记录158条 . 查询时间(0.996 秒)
英南2井是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一口重要的预探井, 该井在侏罗系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 天然气组分与碳同位素组成表明该气藏中的天然气属于腐泥型天然气. 由于该区存在多套源岩, 天然气来自干酪根气还是原油裂解气存在一定争议. 通过应用生烃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动力学的方法, 认为英南2井天然气以原油裂解气为主, 约占72%, 气源来自寒武-下奥陶统干酪根的二次生气、中上奥陶统油藏的裂解气. 英南2井侏罗系气藏主...
2003年4月—2004年9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横跨天山布设了由60个观测台站组成的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其中,沿奎屯-库车横跨天山的观测剖面共有51个台站,剖面长度近500 km。利用接收函数方法(刘启元等,1996,2005),得到了沿该剖面的接收函数和100 km深度范围内的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与前人的探测结果相比,本文的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横跨中国境内天山造山带地...
桐柏造山带由6个次级构造单元组成, 由南到北依次为桐柏片麻岩隆起带(TGR)、鸿仪河-罗庄榴辉岩带(HLE)、毛坡-胡家寨火山岩单元(MHI)、周家湾复理石单元(ZFB)、杨庄绿片岩单元(YGB)和董家庄大理岩单元(DMB). 桐柏造山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图像包括: 由后期隆升过程形成的穹隆构造、超高压岩石折返形成的顶部向北(top-to-north)的韧性剪切构造、与南北向挤压有关的顶部向南(to...
选取铜陵矿集区5个典型的中生代侵入岩体—沙滩脚石英二长斑岩、冬瓜山辉石二长岩、新桥二长岩、凤凰山花岗闪长岩、小铜官山石英二长闪长岩, 进行了系统的SHRIMP锆石U-Pb定年, 给出了(151.8 ± 2.6) ~ (142.8 ± 1.8) Ma的年龄值, 对该区侵入岩的形成时代提供了精确约束, 表明晚侏罗世末是该区岩浆活动的高峰期. 岩浆侵入的总体顺序为石英二长(斑)岩→二长岩→花岗闪长岩→石...
萨吾尔地区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及塔城地区和丰县, 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北缘. 区内酸性侵入岩较发育, 其中恰其海岩体、阔依塔斯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 进一步的判别表明它们属于A2型花岗岩, 侵位于板块碰撞后或造山后期(后碰撞阶段)的张性构造环境中. 岩体具轻稀土富集的右倾稀土元素配分模型, δEu较低, Nd, Sr和Pb同位素显示出其幔源特征, O同位素组成...
循化-贵德地区的循化盆地、贵德盆地和同仁盆地与拉鸡山和西秦岭北缘逆冲带相邻分布. 盆地沉积地层主要由渐新统西宁群、渐新统上部至上新统贵德群和下更新统组成. 它们由不整合界面分隔, 划分为3个盆地相. 盆地相1为西宁群, 盆地相 2为贵德群查让组、下东山组、贺尔加组和甘家砾岩组, 盆地相3为共和组及下更新统. 3个盆地相均在其中下部或底部发育湖泊沉积, 向上转变为冲积扇-辫状河平原沉积体系, 呈现出...
利用震源机制解等资料, 运用伪三维遗传有限单元法反演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的成因. 反演结果显示, 板块边界力对中国大陆应力场起主导作用, 中国大陆及邻区受到印度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的共同推挤作用. 其中印度洋板块的作用力最大, 力的作用方向为北北东向; 菲律宾海板块作用力次之, 方向为北西向; 太平洋板块对中国大陆的作用方向为南西西向. 中国大陆及邻区除受到三大板块的边界力作用...
利用39473条Pn射线的走时资料, 采用地震层析成象方法反演中国大陆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 反演结果表明, 中国大陆Pn平均速度为8.0 km/s, 横向速度变化量从??0.30 km/s至+ 0.35 km/s. 速度超过8.2 km/s的地区主要围绕在青藏高原的周边, 如: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及四川盆地; 速度偏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川滇西部, 山西地堑及渤海湾, 在雷州半岛及...
全球定位系统(GPS)揭示的中国大陆现今运动场清晰地表现出了以活动地块为单元的分块运动特征, 不同的活动地块具有不同的运动和变形方式. GPS观测到的阿尔金断裂的左旋走滑速率仅(5.1±2.5) mm/a, 龙门山断裂的挤压缩短速率为(6.7±3.0) mm/a, 华南地块相对于欧亚大陆向东的运动速率是11~14 mm/a, 这些结果均不支持青藏高原北部沿主要走滑断裂向东大规模挤出的假说. 中国大...
中蒙边界的亚干地区经历古生代造山作用之后, 中生代经历两次重大的构造事件: 造山期(晚三叠-早侏罗世)为地壳的缩短导致总体向南的特大型推覆构造; 晚造山期(晚侏罗-早白垩 世)近南北的地壳伸展, 形成变质核杂岩. 经构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查明, 造山期形成的推覆构造上盘总体运动方向约180°, 运动学涡度约为−0.10, 属缩短-增厚型剪切作用, 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近水平. 晚造山期...
中天山东段中元古代星星峡群变质泥质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表明, 它们的Sr, Hf和Zr比后太古代页岩相对富集, 其他元素与NASC和PAAS特征相似. 星星峡群变质泥质岩Al2O3/TiO2, Cr/Zr, Cr/Th和Th/Sc的比值和高Zr含量等表明源区物质以长英质岩石为主, 同时有少量铁镁质岩石的加入. REE配分模式表现轻、重稀土高度分馏特征, (La/Yb)n的均值为18...
通过对渤海湾西岸L剖面中同一关键层的碳酸钙和原生腹足类壳体的14C测年对比研究,确定了晚全新世约2800cal BP的层位及沉积速率0.045cm/a;8个样柱的137Cs和210Pbexc强度、蓄积量揭示了距今约120年来堤后盐沼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35cm/a,而面向开放海湾的潮坪上部则达到约2~3cm/a。研究区近一个世纪以来沉积速率的加速趋势,是渤海湾西岸泥质海岸带的...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中新统安居安组中发现一套辫状河进积到内陆湖泊中而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三角洲3层结构清楚,可明显地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及前三角洲亚相3部分,可识别出7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特征显著,明显有别于扇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的主体是由含砾砂岩及中、粗粒砂岩组成的辫状河道砂坝及水下分流河道砂坝,单一砂坝呈下粗上细的透镜状,透镜体最大厚度为0.7~3....
墨西哥湾飓风促使本文作者再次反思渤海湾西岸的现状:海岸线由曲折转为平直的、以侵蚀为主的 自然进程,人为活动为主因造成的潮间带变宽变缓的、以淤积为主的干扰进程,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出在 海面上升、地面下沉伴随下,在淤积进程达到其顶点后、重归以侵蚀为主的自然进程的可能前景,届时的“沼泽化”威 胁,将加剧目前以“封闭治理”理念为主导的防洪措施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用反相直接加载的方法研究了微粒对多晶冰滞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频率时(1 Hz 和 10-1 Hz),滞弹性应变与应力峰值呈线性关系;在较低频率时(10-2 Hz),其应力/应变偏离线性关系.微粒在高频时(1 Hz)通过阻碍晶界滑移对晶界弛豫产生重要影响,增加了模量和降低了内耗.但微粒对低频时的位错弛豫没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滞弹性实验计算了非线性弛豫模型的两个重要参数,计算表明K...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