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学 >>> 凝聚态理论 金属物理学 半导体物理学 电介质物理学 晶体学 非晶态物理学 液晶物理学 薄膜物理学 低维物理 表与界面物理学 固体发光 磁学 超导物理学 低温物理学 高压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库 凝聚态物理学相关记录1861条 . 查询时间(1.422 秒)
黄永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所在系所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背景:2001-2006浙江大学博士;1997-2001浙江大学学士。2006-2007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博士后;2007-2008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讲师;2009-2016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副教授;2014-2015美...
刺激响应型智能材料是一种可以在光、热、气、电、pH等外部刺激下发生可逆的化学/物理变化的功能材料,在传感器、光电器件、医学工程、机器人、信息存储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刺激响应型智能材料主要由聚合物、碳材料、水凝胶等无序材料构成,存在响应速度较慢、能量转换效率低、缺乏基于清晰结构的理性设计等问题。
有机框架材料在能源、催化、存储等领域展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受到广泛关注。不同于传统的有机聚合物材料,有机框架材料不溶解、不融化,难以加工成高质量的薄膜。在中国科学院先导B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陈建毅研究员和刘云圻院士开展了二维有机框架薄膜材料的可控组装及规模化制备策略研究,并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Angew. Chem. Int. Ed. 2021, 6...
高温超导的机理一直是凝聚态物理领域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在铜氧化物体系中,高温超导是通过对莫特绝缘体掺杂而逐渐演化出来的。因此,探究超导刚出现的临界点附近—轻掺杂区间—的行为有望为理解高温超导机理带来重要线索。最近,清华大学物理系张定/薛其坤研究团队利用多年发展起来的制备和调控技术,成功实现了铜氧化物在轻掺杂区间的系统性磁输运测量。有意思的是,他们观测到了一种新奇的磁阻振荡,类似于周期性超导网格中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彭媛副研究员团队通过设计一种简便的原位生长结合限域界面聚合制备的新策略,提出了软-固态型无缺陷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分离膜(soft-soli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composite membrane, MOF SSCM)新概念,实现了尺寸差异极小的H2/CO2高精度分离,...
当半导体激子跃迁与光学微腔中的腔内光子能量交换速率大于他们的平均损耗时,耦合系统就会进入强耦合状态,形成新的准粒子-激子极化激元 (exciton-polariton). 极化激元作为一种半光、半物质的粒子,它不仅具备光子的优异特性,例如小的有效质量、快的传播速度和长程的时空相干特性,同时也在物质层面加强了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大大增强了非线性效应。 因此,激子极化激元在实现诸如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低...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孔隙尺度下多孔介质内含流固溶解反应的互溶驱替过程,重点研究了被驱替流体与驱替流体黏性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溶解反应引起的多孔介质内部结构变化对驱替过程的影响;定量分析了不同达姆科勒数及佩克莱数下多孔介质孔隙率和驱替过程驱替效率随时间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达姆科勒数较大时,溶解反应的发生会在多孔介质内部生成虫洞,导致一部分被驱替流体不能被波及,驱替流体沿虫洞离开多孔介...
设计了一种氧化石墨烯(GO)功能化的倾斜光纤光栅(TFBG)传感器,用于检测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氧等离子体活化光纤表面,以及采用GO的无水乙醇分散液,避免了咖啡环效应引起的GO的团聚和堆叠,充分了暴露GO的表面和羧基.吸附重金属离子后,GO-TFBG传感器的透射光谱中的谐振峰发生红移,这是由GO向重金属离子的电子转移导致的有效折射率变化造成的.对Pb2+和Cd2+离子最低检测限可达到10–1...
通过采用稀土元素镨掺杂铟锡锌氧化物半导体作为薄膜晶体管沟道层,成功实现了基于铝酸的湿法背沟道刻蚀薄膜晶体管的制备。研究了N2O等离子体处理对薄膜晶体管背沟道界面的影响,对其处理功率和时间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做了具体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功率和时间处理下能获得良好的器件性能,所制备的器件具有良好的正向偏压热稳定性和光照条件下负向偏压热稳定性。高分辨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该非晶结构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可以...
为探索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SiGeHBT)总剂量效应的损伤机理,采用半导体器件三维模拟工具(TCAD),建立电离辐照总剂量效应损伤模型,分析比较电离辐射在SiGeHBT不同氧化层结构的不同位置引入陷阱电荷缺陷后,器件正向Gummel特性和反向Gummel特性的退化特征,获得SiGeHBT总剂量效应损伤规律,并与60Coγ辐照实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总剂量辐照在SiGeHBT器件中引入的氧化物陷阱...
由于SiC禁带宽度大,在金属/SiC接触界面难以形成较低的势垒,制备良好的欧姆接触是目前SiC器件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因此,研究如何降低金属/SiC接触界面的肖特基势垒高度(SBH)非常重要。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结合平均静电势和局域态密度计算方法,研究了石墨烯作为过渡层对不同金属(Ag,Ti,Cu,Pd,Ni,Pt)/SiC接触的SBH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单层石墨烯...
本文研究了经局部塑性变形后,Fe78Si9B13金属玻璃在原子尺度上的结构演变及其对合金显微硬度的影响。借助砂纸作为传力的媒介,充分放大了作用于带材表面上的等效压力,发生塑性变形后合金表面产生了大量的剪切带。基于倒空间和实空间的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分析,在塑性变形后,合金结构的致密度增大,过剩自由体积被排出,并由此揭示了Fe78Si9B13金属玻璃在短程及中程尺度上原子协同重排行为。结合高分辨透射电...
传感器作为物联网技术的基石,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其中,基于隧穿磁阻效应(tunnelingmagnetoresistance,TMR)的磁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尺寸小、功耗低等优点,在导航定位、生物医学、电流检测和无损检测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综述以TMR传感器技术路线的发展为核心,囊括了从基本传感单元到三维空间磁场检测,再到实际应用的多个研究重点。首先,介绍了TMR传感器发展历...
近年来超导量子计算的研究方兴未艾,随着谷歌宣布首次实现“量子优势”,这一领域的研究受到了人们进一步的广泛关注。超导量子比特是具有量子化能级、量子态叠加和量子态纠缠等典型量子特性的宏观器件,通过电磁脉冲信号控制磁通量、电荷或具有非线性电感和无能量耗散的约瑟夫森结上的位相差,可对量子态进行精确调控,从而实现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处理。超导量子比特有着诸多方面的优势,很有希望成为普适量子计算的核心组成部分。...
对固体施加一个压力,晶格常数会变小,由此可增加能带宽度,把一个绝缘体转变为导体。这是高压诱导的绝缘体向导体的转变是固体材料常见的物理现象,称之为Wilson转变。而把一个金属甚至超导体通过压力,在不改变电子的价键特性的前提下,转变为绝缘体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但这件几乎不可能发生的物理现象最近被发现了。该项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力玲研究员带领的团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