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 宋史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库 宋史相关记录217条 . 查询时间(7.202 秒)
近年来,宋史学界为了扩大研究视野,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宋史”研究,引起了不少辽西夏金史学工作者的注意。众所周知,从明代以来,汉族旧史家不满元朝以“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为编纂宗旨给辽、宋、金各修一部正史的做法,掀起了重修《宋史》的热潮,欲将辽金史附于宋史之下。譬如柯维骐《宋史新编》将《宋史》和《辽史》《金史》合为一书,“尊宋为正统”“辽、金附之”。民国时期,面对西学东渐的冲击,王国维、陈寅恪、钱...
四代学人深耕宋史七十载     中国古代史  宋史  宋学       2021/10/2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宋史研究经历了从落后到兴盛的发展过程。回顾和总结70年来宋史研究的历程,不仅能够展示宋史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且有助于反思学术和推进学科建设。
汉武帝在宋代的形象存在暴君和雄主两个偏向,这既与汉武帝本身的复杂性有关,也与宋代儒学复兴的思潮和民族对峙的时代特点有关。宋代知识界的整体背景是回向三代和致君尧舜,其主流思想贬抑汉武帝为近似秦始皇的暴君。而宋代帝王、新党官员群、南渡官员群则基于现实政治考量和挽救危机的目的,片面地和功利地肯定和凸显汉武帝的雄主形象。对汉武帝这样功业高出百王的伟大君主,主流知识界以暴君视之,反映了中国人崇尚王道、贬黜霸...
本文所特别关注的,是“机要之司”枢密院逐步解脱其作为皇帝近密私属性质的过程。从帝王任用宦官掌机要,一变而任用亲信僚属,再变而为主要任用文臣,虽然反复错综而非直线发展,却基本上反映出这一机构逐渐由内廷向外朝转变的路径。本文希望通过对于晚唐以来枢密院职能性质的演变以及宋初枢密院长官人选背景的分析,探索该机构性质在北宋初年次第转变的曲折轨迹。
以阐释政权合法性为目的的五德终始说建立在对宇宙系统的信仰之上,经过宋代儒学复兴的冲击,被宋儒以道德批评为准则的正统论取而代之。但五运说的残余影响仍长期存在,直到明代,朝野间仍在继续讲求德运。五运说在宋代所面临的危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种共同境遇。宋代知识精英对五运说、谶纬、封禅、传国玺等传统政治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清算,从学理上消解它们的价值,从思想上清除它们的影响。宋儒的政...
导向的确立——兼谈宋初“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
浅议宋人子嗣观念变化及对妇女生活的影响。
“访闻”与“体量”:宋廷考察地方的路径举例。
创新与因循:从“祖宗之法”看宋代政治基调。
作为宋元时期形成的古老村落,淡井、永泉、龙华一带的历史非常独特,从这三个村落的演变过程中凸显出几层意义:见证了一段上海地区成陆的历史;围绕这些古村落,无论是寺庙的形成,还是邮铺的设置以及市镇的兴起,从一个侧面丰富了宋元以来上海镇、上海县城周边的人文历史;这些村落在近代面临的遭遇不同,发展路向上也有差异,静安寺一带属于英租界,淡井庙周围成为法租界的一部分,龙华地区则始终处于华界范围,但这些古老的村落...
2004年5月,邓小南教授在中国史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近年来宋史研究的新进展”的发言。发言稿旋即刊于《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9期和《宋史研究通讯》2004年第2期。邓教授在发言中主要总结了1990年代中期至2004年近10年的宋史研究发展趋势和新成就。其地域范围虽兼及港台地区、日本与欧美,但仍是以中国大陆为立足点,所以其中总结出的各种新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大陆宋史研究呈现的新...
宋初名将郭进事迹述评     郭进  宋代  将领  边防  历史功绩  历史评价  契丹       2009/11/12
郭进是宋初守卫北疆的名将,以善于用兵,从严治军而享誉一时。宋太祖时,郭进长期镇守西山一带,有力地抗击了北汉,契丹军队的进攻,确保了防区的安全,因此得到太祖的高度评价。宋太宗即位后,由于对统军将帅采取了极端猜忌,压制的态度,郭进虽仍在守边及北伐战场上屡立战功,但最终却被逼自杀。其生平功业及最后结局,可谓与家喻户晓的杨业颇为相似。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疆域狭小、内忧外患较为频繁的一个朝代。为增强军事力量,统治者特别重视马政建设,出台了许多有关官马管理和役使的律令措施,对官马的注籍、烙印、养饲、医治、孳育、调习、差配、驿马管理和屠杀官马的处罚等十几个方面作出了详尽的规定,为官营牧马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宋政府通过主观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气候地理条件不利而造成的官马不昌的缺憾。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疆域狭小、内忧外患较为频繁的一个朝代。为增强军事力量,统治者特别重视马政建设,出台了许多有关官马管理和役使的律令措施,对官马的注籍、烙印、养饲、医治、孳育、调习、差配、驿马管理和屠杀官马的处罚等十几个方面作出了详尽的规定,为官营牧马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宋政府通过主观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气候地理条件不利而造成的官马不昌的缺憾。
“元丰九先生”的出现被视为温州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而这一标志的出现与北宋中后期太学法的改革是有密切关系的。元丰太学法改革使得温州士子可以通过太学争取到远多于解额的参加省试的名额;崇宁元年推出的州县学三舍法改革,使取士权的重心部分地向下移动,进一步拓宽了温州士子的仕进之路;阻碍温州士子科举的的身份限制被从根本上取消了,生员的生活负担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而后赵构小朝廷以临安为都和程学的传入,解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