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蒙古族文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蒙古族文学相关记录128条 . 查询时间(0.648 秒)
《〈江格尔〉论》          2007/12/24
《江格尔》是在中、蒙、俄三国的蒙古语族人民中口头流传的英雄史诗。二百年来各国学者搜集、出版和研究,早已形成了国际“江格尔学”。作者于1990年出版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我国研究这部史诗的第一部专著。现在作者又完成了另一论著《〈江格尔〉论》,这是国际“江格尔学”研究领域内的一部高层次著作。作者全面系统地研究国内外出版的《江》的各种版本,参考前人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各个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
“我的心里存在着一个蒙古草原”          2007/12/24
席慕蓉,1943年农历十月十五日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江河。13岁起在日记中写诗,14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 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专攻油画。1965年其作品入选巴黎第七十届独立沙龙,并参加第八十一届女画家联合沙龙、第十届国际妇女绘画展等。1966年在比利时艾格蒙画廊举行第一次个人画展,曾获比利时王国金牌奖...
[民族知识]布里亚特蒙古族     蒙古族       2007/12/20
17世纪,布里亚特人的土地并入俄国。1921年和1922年分别成立了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州和蒙古-布里亚特自治州。1923年上述两州合并为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属俄罗斯联邦。1958年改名为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25万布里亚特蒙古人主要分布在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不到20万布里亚特蒙古人居住在赤塔州的阿金斯克布里亚特民族区、伊尔库茨克州的乌斯季-奥尔达斯基布里亚特民族自治区等地。使用布里亚特方言。从...
【内容提要】本文是一项关于蒙古民间信仰的田野研究。在具体操作层面上,选择了一个民间信仰比较密集的蒙古村落——珠腊沁村,并以村落的视角对多层次信仰问题提出了自己实证研究的一些结论。本文的研究表明,珠腊沁村多层次信仰结构与村落民俗社会的多层次组织结构产生了紧密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不是以行政社会手段巧妙设计而成的,而是从村落形成之初在习俗中自然形成并世代传承下来的,是珠腊沁村信仰民俗传承世界的结构。 ...
蒙古文《西游记》漫谈          2007/12/18
18世纪最初30年间,是蒙古族语言、文学、历史、数学和天文学异常发展的黄金时期。伴随而来的是蒙古族翻译和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开始至五十九年(1720年)完成的佛教经典《甘珠尔》之蒙文校勘与制版刻印,1708年、1714年刻印的蒙文佛教文学作品《目莲经》和《故事海》,1716年北京蒙文木刻版长篇神话小说《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自1711年开始翻译、出版的蒙文《数理精仪丛书...
《蒙古秘史》是蒙古族最早的一部史籍,其写作年代距今已经有760年的历史。这部无比珍贵的史籍不仅有着诸多难解的谜团,还由于原始版本早已经流失,只有用汉文音译蒙古语的版本流传于世,使得只有极少数专家能够读懂,普通读者则根本无法阅读。于是,便有人称其为千年天书。如今,一部普通读者能够轻松阅读的现代汉语版《蒙古秘史》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元朝皇室秘...
《黄金史纲》          2007/12/18
《黄金史纲》全称为《诸汗源流黄金史纲》,作者佚名,成书年代学术界一般认为是17世纪初,产生的背景是与当时蒙古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这个时期蒙古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元朝灭亡之际,最后一个皇帝元惠宗妥欢帖睦尔逃离大都,大元一统局面结束,朱明王朝替代元朝,统治中国,迁至漠北,史称北元政权,内部存在封建割据,对外蒙古贵族一心想重返大都恢复大元一统的统治。 ...
《毛依罕研究》出版          2007/12/18
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蒙古语教研室陈岗龙副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蒙文系朝克图副教授等合著的蒙古文学术专著《毛依罕研究》于2006年5月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448页,24万字。 毛依罕(1906-1979)是蒙古族著名民间艺人和曲艺大师。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人。自幼喜爱民间故事...
2005年12月11日下午,应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的邀请,蒙古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游牧文明研究院院长恩和图布信(B.Enkhtuvsin)院士和蒙古国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散皮勒登德布(Kh.Sampildendev)院士,在北京大学作了精彩演讲。 恩和图布信院士演讲的题目是:《关于游...
金宫祭奠传说          2007/12/18
成吉思汗传说历来在鄂尔多斯地区流传甚广,这与达尔哈特部众口传密切相关。这些传说有的有历史事件的引线,但也不乏附会引申。祭奠初始,仪礼未必具有完备的规模,可是由于达尔哈特对代代流传的历史事件的转述,根据古老仪礼的生发补充,或者在生产生活实践和传统习俗基础上予以创造,才使祭奠的各种仪礼丰富完善起来,从而展示出一幅幅色彩摈纷的民间风俗画。人们的口头转述、补充和创造,就使得有关祭奠的种种传说广泛流传开来。...
金宫祭奠及其祭词          2007/12/18
金宫祭奠又称“成吉思汗祭奠”,是蒙古族萨满教祭天、祭祖古俗的流传发展和创造。自从1227年成吉思汗身故,便开始把他作为萨满教的神灵祭祀,当时漠北四大斡耳朵所在地区曾兴建八白室作为长年祭祀的灵殿。十五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河套地区成为蒙古本部汗主、济农们会盟望祭之地,于是重建八白室,调集人员组成达尔哈特部四时对成吉思汗祭祀。为遵循原有八白室之旧制,称成吉思汗陵帐所在地区为“鄂尔多斯”(众多宫帐之意),从...
金宫祭奠的由来与流传          2007/12/18
据《蒙古秘史》和拉施特《史集》记载,蒙古古代社会的基本因素是氏族,即父系家长氏族,每一个氏族成员是一个共同祖先的子孙。这些氏族成员间不许通婚,保持着一种“特殊的血亲联盟”关系。蒙古人自古便有祭天、祭祖的传统,参加祭祀的人必须是本氏族成员。在祭祀中如发现血缘关系非本氏族成员,便被氏族除名,不准进入庄重神圣的祭祀行列。这就等于从氏族、氏族社会中被驱逐...
《月亮的光辉》          2007/12/18
在蒙古族古代文坛上产生了大量的光辉的历史著作,同时还有许多传记文学作品。如:《成吉思汗传》、《俺答传》等,都是驰名中外的历史画卷。另外《月亮的光辉》、《如意念珠》、《内齐禅师传》等,艺术上都有一定成就。 《月亮的光辉》是那木海扎木苏...
C.杜拉玛与“蒙古象征学”          2007/12/17
C.杜拉玛,1950年5月13日生于蒙古国巴音洪古尔省巴音宝力格县。1968—1973年在蒙古国立大学学习蒙古语言文学专业。1973年至今在蒙古国立大学任教,现任国立大学首席教授、教研室主任、蒙古游牧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等职。1985—1987年应邀前往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讲授蒙古语和蒙古文化。并先后分别应邀在法国巴黎第十大学、伊斯坦布尔大学、德国波恩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讲学。1982年在莫斯科(科...
畅游诗海的人          2007/12/17
辽阔无边的草原是他诗篇中魂牵梦绕的地方,是他童稚纯朴的诗兴萌发的地方。1928年,巴·布林贝赫出生于内蒙古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巴林右旗一个贫寒的牧民家庭。他的家乡是一个水草丰美的草原,他的母亲是一位民间歌手,她用自己的奶汁、泪水和歌声养育了年幼的巴·布林贝赫,使他从小深受民间艺术的熏陶。也许在那时就孕育了他要当一名诗人的念头。正如他所言:“生活所以需要诗歌,是因为她来自梦想,诗歌所以需要梦想,是因...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