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 普通语言学 >>> 语用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语用学相关记录378条 . 查询时间(2.311 秒)
文章从语法意义、功能特征、对动词和形容词的选择性等方面对含山话中常用的“V/A唗之”构式进行考察,分析了“啶”的来源、语法化路径,并与其他语言社区的相应的词语进行了比较,认为“唗”具有牯着性、“唗之”是一个复合动态助词,同时指出这种复合动态助词非含山话中所特有,而具有一定的类型学特征。
从语用标记语的角度对近代汉语白话讲说体文献中的用在句首或句中位置独用的“也罢”进行研究,认为它具有组织话语和指示言语行为的语篇功能、表达言者对前文语境中所发生的或所提及事件的容忍和退让性态度或评价的人际功能;并对“也罢”的词汇化过程进行研究,指出语用标记“也罢”的形成与动词“罢”的去范畴化密切相关。通过对语用标记语“也罢”与“也好”进行对比,认为两者在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此消彼长的...
本文从篇章的角度考察“只要P,就Q”这类条件句的语用条件。主要结论是:句式的语用条件应该包括语用意图、上文提供的相关信息、P和Q所属的信息类型和上文与句式间的语义关系等多种因素。但是,各种因素内部在出现频率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认为,从总体上看,其原因主要与小说的写作目的、表达要求与作用、语用意图、句式本身的语义特点、句式出现的语境、各种意图对于不同语境的适应性和篇章连贯的使用手段等多种因...
副词“还”将焦点项置于语用量级的较低点,表示不太可能成立的命题仍然成立。“还”的所谓“减量”和“增量”用法实际上对应其量级含义的不同层次。在实际使用中,“还”所蕴含的量级关系与其主观性和反预期的用法紧密相关。量级含义理论对于这类副词的语义—语用接口现象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本文依据句法制图理论框架分析汉语非完整体句式的非完句效应,详解非完句效应在不同句法域的多种形态句法消解手段,并提出时间锚定法则从语义层面详述内/外在时间性在非完整体句式的表征方式。不同于进行体标记“在”,普通非完整体标记“着”表现出显著的非完句效应。非完整体句式的时间锚定就是依据断言时间AST-T对事件时间EV-T作出评价。进行体标记“在”的[+中心耦合]特征表明AST-T时间处于EV-T之内,因...
Jef Verschueren教授提出的语言顺应论在国内影响巨大。在这篇访谈笔录中, Verschueren教授阐释了语用研究的多维度及其与意识形态、其他符号系统、身份建构、互 动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辩证关系,并对批评语用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Verschueren教授还对中国语用学者建构“本土”的理念和框架来分析汉语的使用提出希 望。最后,Verschueren教授介绍了IP...
信朋友圈引导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从批评语用学的视角研究朋友圈引导 语。基于对实证语料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微信朋友圈引导语顺应了微信读者好奇、求美、 规避风险、同情、同感、满足需求等心理,但是积极和消极顺应并存。一些微信引导语为了 获取关注,使用语用—语言手段,设置“语用陷阱”,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通过对微信引 导语的批评语用分析,本文旨在丰富社交网络中的社会用语的批评语用研究...
“样子”是现代汉语中极为普通的一个名词,但是在两岸华语中具有明显的使用差异,值得深入挖掘。本文从微观角度透视两岸华语差异,着重探讨两岸华语后置性标记“样子”的不同话语功能,并从历时演变及语言接触角度探讨其差异形成的原因。
指称的关联论     指称论  命名  转喻  关联       2018/3/22
指称实质上就是通过名称识别对象的命名活动。由于名称与对象间没有天然 的联系,“有名无实”、“虚名盗象”是常见现象,这使得传统指称论致力于寻找或约定名称 与对象的确定和唯一的匹配关系遇到困难。指称转喻论承认指称是一个基于人的主观、动 态的过程,在指称的机制上坚持“择一概全”的转喻观。但转喻论无法解释非转喻指称行 为。关联论能够为转喻与非转喻指称行为提供有效解释。
《语用学、文化与社会的跨学科研究》是亚历山德罗·卡彭与雅各布·梅合编、 由施普林格出版社2016年出版,可谓社会语用学领域最权威、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本 文首先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随后从传承性和独特性对其进行简要评荐。
机构话语(institutional discourse)或工作场所话语(workplace discourse)近年来 已成为话语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机构话语视角出发,采用语用身份理论为理论框架, 以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我们”为身份标记,通过分析医生与病人进行的医疗咨询话语互动, 探讨医生在机构语境下建构语用身份的话语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医生在与病人的交谈 中,使用“我们”这一人称代词建...
《礼貌语用学》评介     礼貌  面子  文化差异  评介       2018/3/21
礼貌一直以来都是语用学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议题。2014年,言语礼貌研究大家 利奇出版最新力作《礼貌语用学》,构建更具文化普适性的“礼貌大同策略”并对之进行深 入探讨。本文主要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并对之作简要评价。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网络交际中语码转换的现象越来 越普遍。年轻一代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经常在他们的网络交际中使用语码转换。研究青年 大学生在日常网络交际中的语码转换使用及其背后的原因,对理解网络交际语言的特征及 心理文化等因素对其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随机选取的三名普通大学生的微信 朋友圈的语言使用为研究对象,根据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和于国栋的语码转换顺应性模 式,从...
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构成及培养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对 于元语用能力的定义、性质、内容以及培养却很少涉及。元语用能力是对语用能力“元”层 面的讨论,表现为对语言选择和使用的调控、管理和指称等高层次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使用 恰当的语言手段、策略、行为来推断或者表达话语的意图和隐含含义。元语用能力在语言 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语用能力。
本文从“什么是语言模因”及“什么是语言模因变体”开始,谈论语言模因的定义和语言模因变体在变异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语言模因变异后,有仍然保留原模因信息的基本意义,只在形式上或词语运用上出现变化;但更多的是在变异后原模因的信息意义不复存在,却保持着与原模因相同或相近的发音或形式。本文还论述语言模因变体的形成过程,分析社会及公共话语交际中语言模因及其变体到底能发挥一些什么样的语用功能,研究它们在语用中是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