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核安全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会议中心 核安全相关记录52条 . 查询时间(3.799 秒)
2015年11月3日至4日,由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发起并联合美国Curtiss-Wright公司、加州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台湾核能所、韩国KAIST举办的第一届国际青年学者概率安全评价研讨会(1st Asia-Pacific Young Practioners' PRA Forum)在合肥市科学岛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核安全监管部门、核电集团、知名科研机构和安全咨询公司等40余家单位共60余...
回顾“十二五”期间核能安全技术发展并展望“十三五”期间核能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在核安全领域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力度,促进核能高效安全利用以保障核能健康发展,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将于2015年11月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第二届核能安全技术高峰论坛”。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领导,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核能领域30余名院士将参会,并有国内外100余家单位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2015年6月24-25日,由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分会和中国核学会核安全分会联合主办,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协办的“从设计上实际消除核电厂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潘自强、阮可强、叶奇蓁以及130余名来自政府部门、核电集团、设计院所、大学、科研机构等20多家单位的学会会员和代表出席了会议。
2015年3月28日至29日,来自中美两国著名智库、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教育部基地)和美国著名智库全美亚洲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协办。本次研讨会是北大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全美亚洲研究所联合进行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
国际原子能机构第58届大会22日在维也纳召开,与会代表将讨论和平利用核技术等相关议题。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本届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大会将讨论和平利用核技术的相关问题,其中包括核电发展、核安全、核安保、核不扩散等问题。据悉,与会各方可能就广泛关注的中东地区核问题展开讨论。
Ensuring food supply integrity is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in relation to food security, safety and quality, consumer protec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ontrol measures throughout the entire food pr...
Every four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s (IAEA’s) Department of Safeguards organizes a safeguards symposium. These symposia provide an important forum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AE...
2013年7月5日,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秦山第三核电厂风险监测器系统(TQRM)自主研发”成果鉴定会在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召开。来自清华大学、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公司、中广核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十余名领域内权威专家与会,对核安全所开发的核电站风险监测器系统进行鉴定,项目合作单位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中核核电运行...
2012年11月22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核电站地震安全”在广州举行。国内外近百名从事核电站和防震减灾工程研究的专家齐聚羊城,探讨如何构建地震(海啸)中安全的核电站。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致辞时谈到,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各国专家可为国家科学制定核电发展规划和地震安全的长期战略方针提供咨询建议,并促进地震(海啸)中核电站安全保护理论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2011年10月10日至12日,由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五届中韩反应堆热工水力国际研讨会(WORTH-5)在四川峨眉召开。来自中国核学会(CNS)、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NPIC)、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IAE)、西安交通大学(XJTU)、上海交通大学(SJTU)、华北电力大学(NCEPU)、哈尔滨工程大学(HEU)、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ZJU)、上海核工程研...
2011年5月4日,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委员会议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召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于俊崇院士,校重点实验室管理委员会主任、校长刘志刚,校实验室主任、核学院院长张志俭教授出席会议。科技处副处长、委员会委员、校实验室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编者按:1986年4月26日凌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爆炸。事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其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几乎飘散到了整个欧洲地区。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大的事故。
为进一步加强核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促进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落实中国科协《关于组织开展核科学技术知识科普宣传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中国核学会特向有关单位、个人征集核科普文章。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予以高度关注。中国核学会积极组织并参与了中国科协“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科学家的社会责任——2011年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等大型活动,依靠资源、专家的优势,积极回答各新闻媒体的咨询,还为科普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原子能出版社、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技馆、北京大学及部分省市科技馆等单位提供了技术支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