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专门考古 >>> 水下考古 >>>
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学术机构 水下考古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3.259 秒)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专业介绍。民族学:主要开设民族学概论、中国民族志、世界民族志、民族史、民俗学、宗教学、体质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考古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程。培养具备民族学基本理论、民族调查研究技能,熟知我国关于少数民族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状,能在党政部门,出版、文化、旅游等单位及教育科研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和有关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招...
“环中国海”是指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中华海洋文化繁荣、发达、扩展地带,包括我国四大海域及东南亚半岛的陆缘地带、日本、台湾、菲律宾、印尼等岛弧及相邻的海域,是以中华海洋文化为纽带的跨界文化圈,是世界海洋文明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一环。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是历代海洋文化史上形成并积淀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经济、环境、景观、生态等内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形态。环中国海历代海洋先民创造了发达的海洋文明...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家文物局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前身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9年9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依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设立“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2年6月13日,中央编办批复同意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加挂“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2014年6月4日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复设立(《中央编办关于设立国家文...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198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工作协调小组”,由国家文物局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研究解决水下考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随着一系列重大水下考古和保护项目的开展,为了更好地完成跨地区、跨部门开展全国水下考古工作,2008年5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具体承担我国水下考古和文物保护等方面工作。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是国家文物局直属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其前身可追溯至成立于1935年的“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1949年更名为“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是新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主办并管理的文物保护专业机构;1973年更名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1990年与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合并为中国文物研究所;2007年8月更名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