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学术机构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相关记录177条 . 查询时间(2.95 秒)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是地市级综合性、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科研历史发轫于1940年,其前身“通化省立劝农模范场”,1945年“8.15”光复后改建成“通化实验农场”,1956年在通化江南原通化县农场的基础上,根据省人委(56)吉农字第1123号文件建立了“通化地区农业试验站”。1959年经省政府批准,将通化地区农业试验站改建为“通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63年,由通化专员公暑行文经省人委批准,决...
承德市农林科学院前身是河北省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49年2月(热河省农林厅承德农事试验场)。2017年7月,合并承德市畜牧研究所、承德市蔬菜研究所更名为承德市农林科学院,是承德市政府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处级。挂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承德分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承德分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承德分院。主要从事农林牧渔领域科学研究、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及相关...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始建于1958年,为公益一类正县级事业单位,是临沂市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主要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农业技术研究、农产品加工、农村人才培训、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等工作。前身为临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12月更名为临沂市农业科学院;2010年临沂市水稻研究所和临沂市种子公司并入临沂市农业科学院;2021年整合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与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临沂市分校人员和职能组建综合...
始建于1963年。全所设行政(党务)办公室、科研管理办公室、科技推广管理办公室3个行政科室以及油菜研究室、水稻研究室、薯类研究室、旱粮及特色作物研究室4个业务科室。现有在职职工44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研究生15人。拥有高级职称专家29人,其中获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人(次),省优专家1人,市政府津贴6人(次),市优专家3人(次),市劳模称号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
聊城市农业科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聊城市唯一一家公益型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为市政府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办院宗旨是组织开展现代农业研究及技术应用示范推广,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
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建设项目,于2002年10月通过农业部批准,依托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建设地点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内及其试验站(临清),一期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00万元,地方投资400万元,建设时间2002~2008年。主要建设内容为购置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种子加工设备、检测设备等,完善育种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及田间育种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项目...
山东省棉花转基因育种工程实验室是经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依托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于2009年9月启动建设的省级工程实验室。实验室旨在通过将棉花遗传转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棉花育种紧密衔接,大幅度提升山东省棉花转基因育种研究水平,创新转基因棉花材料,培育转基因棉花新品种。
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3月,设有中央与地方共建海峡两岸农产品品质基础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两岸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福建省特种稻创新平台、福建省高校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部重点学科、博士点——“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省重点学科、博士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的依托单位之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黄羊试验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始建于1958年,是省农科院原院部所在地,主要从事作物种质创制、新品种选育及成果示范推广等工作,立足河西走廊、服务全省粮食安全和农业供给侧改革,是省农科院布设在石羊河流域的科技创新基地。现有在职职工26名,其中科技管理人员8人,技术工人18人,科技人员中:中级职称7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人,高中级技术工人18人。
清水试验站始建于1969年,位于天水市清水县永清镇马沟村,试验站以推动科技进步为宗旨,以发展生产为第一要务,将小麦新品种选育、小麦条锈病控制作为研究重点,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宽研究领域,包括开展全膜覆土穴播小麦试验示范、抗病遗传机制、航天育种以及相关的栽培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建有一栋集实验、办公和住宿为一体的三层楼房一栋,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挂藏室及仓库300多平方米,晒场1200多平方米。...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是集小麦新品种选育、杂交小麦研究、小麦条锈病遗传多样性控制、小麦水分高效利用及相关生产技术研发和科技咨询于一体的专业性科研机构。现设冬小麦研究室、春小麦研究室、栽培生理研究室、清水试验站、黄羊试验站等研发机构。拥有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站、以及甘肃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小麦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工程实验室等7个科研平台。现有职工23人,其中正高10人、副高...
湖南省核农学与航天育种研究所是湖南省唯一从事核技术农业应用的科研事业单位,占地面积19.8公顷,注册资本4705万,总资产568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713万元。拥有全省唯一设计容量200万居里60Co-γ辐照装置。现有在职职工80人,其中科技干部48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9人,博士5人,硕士15人。主要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农产品辐照保藏、生物炼制、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应用、核素示踪技术应用...
湖南康源作物有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级农业高科技实体,注册资金500万元。公司以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为技术依托,主要从事油菜、玉米、大豆、红薯、花生等作物的科研育种、繁殖与推广工作。公司现有员工20余名,90%的员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50%以上员工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有专门供育种家进行科研育种试验示范基地300余亩,省内外油菜、玉米、大豆、红薯、花生等作物制种繁殖基地3000余亩,是国家油菜原原...
全所在职职工96人,退休职工92人。在职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52人,具有博士学位38人,硕士学位3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专家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拥有岗位专家3人、综合试验站长4人。建有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园艺作物引进与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15个。
“巍巍农学,拳拳赤心;稼穑五谷,树艺嘉禾”,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奠基于1928年,近百年风雨兼程,积淀了崇学事农底蕴;近百年奋发图强,锤炼着求实创新精神。在王绶、吕世霖、李焕章、苗果园等国内外著名专家感召下,农学人秉承“敬业乐教,严谨治学,注重实践,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各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