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冶金技术 >>> 冶金技术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冶金技术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397 秒)
朱山,男,汉族,博士/副教授,2017年12月获得冶金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师从胡慧萍和陈启元教授。发表了1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6篇SCI学术论文,并申请发明专利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批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和六盘水师范学院校级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省级教改和主持六盘水市科技创新团队1项,作为骨干核心成员参与多个平台和人才团队项目。指导学生申报并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
常军,男,仡佬族,1985年8月生,贵州石阡人,博士研究生,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冶金新技术基础理论及应用、复杂金属二次资源利用。
邓小玲,女,1974年9月生,四川射洪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自2004年4月至今在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任教,2017年评为教授。
戴庆伟,教授,香江学者,硕士生导师,重庆市产业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青联第五届委员会常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重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后,国家钢铁冶炼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冶金实验室负责人,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全国镁合金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重庆材料学会理事,重庆金属学会理事。
张少军,1974.07-1976.12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煤窑公社插队,知青、1976.12-1978.03 在内蒙古包头第一热电厂,工人、1982.02-1987.10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助教、1987.10-1994.07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装备与控制工程系,讲师、1994.07-2004.07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副教、2...
张亚莉,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主要从事传统冶金和新材料技术,长期从事火法、湿法冶金、冶金废渣金属资源化和冶金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在有色行业碱法生产氧化铝,二次资源中提取钒,碱法处理低品位矿及资源化利用方面有大量的研究积累。
徐徽,男,汉族,1963年出生,湖南省华容县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管理工作,现兼任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陆达,冶金工程技术专家,我国冶金科技领域的带头人之一。在抗日根据地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将白口生铁铸件韧化处理加工制作炮弹;为了生产 灰口生铁,创建了故县铁厂,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主持和指导了太原钢厂、大冶钢厂的扩建和改造以及武钢转炉炼钢的技术攻关;将钢铁研究院建成冶金新型材料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基地,研制出为国防尖端技术和国民经济急需的重要金属材料。与此同时,为培...
胡坤太,男,1970年生,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连铸新工艺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项,冶金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作为主要发明人,取得发明专利二项;发表论文多篇。在连铸坯凝固组织基础研究、高效连铸、薄板坯连铸、连铸电磁搅拌技术领域做出显著成绩。
倪满森,男,1933年8月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小方坯连铸技术),获国家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高效方坯连铸),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上海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广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科委、计委、经委联合颁发的积极贡献奖一项,取得专利项目4项,发表论文几十篇。
张慧,男,1963年生,博士,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连铸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作为主要发明人取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薄板坯连铸领域、方坯高速连铸领域、大板坯高效连铸技术领域做出了显著成绩。
颜慧成,男,1966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钢铁冶金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作为第一完成人或主要发明人,获专利五项;发表国内外论文20余篇。参加和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九五”攻关项目“合金钢长型材新工艺流程技术开发”中“无缺陷连铸坯生产技术”、“弹簧钢连铸技术”两个专题的研究工作。
张兴中,男,1958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中国金属学会连铸分会理事。一直从事金属凝固、连续铸钢方面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工作。在连铸热过程研究、铸机的冷却工艺设计、铸坯质量控制等方面有一定造诣。承担过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或八六三项目及连铸机工程设计任务。
彭世恒,男,1969年9月生,高级工程师。承担过多项国家“九五”“十五”攻关、“973”、“863”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企业技术服务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指导(或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多人。
仇圣桃,男,1965年9月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连续铸钢技术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及新技术研发推广工作,在凝固组织均质化、电磁连铸、连铸过程仿真、连铸工艺优化等方面有较高学术造诣。承担或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七项、自然科学重点项目一项“863”和“973”计划项目各二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