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冶金技术 >>> 湿法冶金 >>>
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人物 湿法冶金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1.839 秒)
李宏宇,博士后,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湿法冶金;绿色化学---催化剂研究。
何贵香,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冶金与资源工程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湿法冶金及资源回收与利用。主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项目24项,其中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厅项目1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项、科技项目3项,地厅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8项;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EI收录4篇。参编教材1部。获得各级教学科研奖励12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有色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曾被评为“优秀...
李梅,女,1965年1月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内蒙古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内蒙古自治区科协副主席(兼),教育部“轻稀土资源绿色提取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稀土》杂志编委,中国化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稀土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内蒙古首次),教育部...
潘晓林,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氧化铝生产理论与工艺,二次铝资源生态化利用,先进铝基钙基粉体材料制备,湿法冶金自动控制与在线检测。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企业合作项目5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各1项;作为第二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作为执行负责人承担横向合作课题20余项。
于海燕,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氧化铝生产理论与工艺,二次铝资源生态化利用,先进铝基钙基粉体材料制备,湿法冶金自动控制与在线检测。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1项;作为课题负责人(单位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与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其中100万以上项目6项。
王伟,副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湿法冶金电化学、新型电积用惰性阳极研发、湿法冶金新工艺以及矿物表面钝化膜表征等。已发表学术论文25篇, 其中17篇被行业知名SCI期刊收录,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4次。
吕国志,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加压湿法冶金,复杂多金属共生矿高效利用。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及辽宁省教育厅项目4项;作为执行负责人参与国家“863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16项研究,作为主要发明人申报发明专利51项。
宁志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纯金属,磁性材料,湿法冶金。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企业合作项目2项。
童碧海,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被聘为安徽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2011年期间到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访学。2013-2014年期间到台湾清华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肖淑艳,女,1981年12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称号。
龚竹青,男,1941年4月生,1965年8月毕业于原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冶金物理化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湿法冶金、电化学(包括电解、电镀、金属腐蚀与防护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环境化学与工程(包括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与综合利用)等。先后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有20余项,其中参加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四等奖一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