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电子学 临床工程学 康复工程学 生物医学测量学 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41-255 共查到人物 生物医学工程相关记录1236条 . 查询时间(1.415 秒)
徐铭恩,教授、博导。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首席。浙江省医学信息与生物三维打印重点实验室主任,生物三维打印与医疗器械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包括生物3D打印、药物筛选、生物治疗等交叉领域。主持国家重大、重点等各级项目20余项。在Biomaterials等期刊与国际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拥有美国、欧盟等国内**利70余项。实现生物3D打印设备、生物材料、器...
徐玉玲,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生物医学材料、天然大分子。主要研究方向:1.胶原基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2.丝素蛋白基功能材料设计与研究。奖励及荣誉:1.2016年,湖北省第九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三等奖,指导教师;2.2017年,湖北省第十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三等奖,指导教师;3.2018年,湖北省第十一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
陈竹副研究员,专业特长:主要从事肿瘤免疫、组织工程骨与软骨、椎间盘。
许文荣,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大学临床医学学科带头人,江苏大学医学院院长,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校际协作理事会理事长,国家教育部医学技术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十一五”江苏省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十二五”江苏省临床医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带头人,全国临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医学会检验学会候主任委员,临床检验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主编,江...
赖欣怡博士在2011年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电机与控制工程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以微机电制程设计与制造核磁共振相容性多通道微电极阵列探讨大鼠脑功能。随后在台湾交通大学材料与工程学系担任博士後研究员,发展新式奈米材料应用于电极表面修饰。于2012-2013年期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神经内科学系与生医研究影像中心担任博士後研究员,领导深层脑部刺激术研究小组与管理9.4T磁共...
周强,研究领域与方向:应用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研究重要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利用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解析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开发新的用于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的样品制备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张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医学院,张薇博士自2010年开始研究生涯,近9年来专注于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通过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与临床医学多学科交叉,应用干细胞、生物材料(蚕丝/胶原)与生长信息(物理刺激/生物小分子等)针对包括软骨、骨、皮肤、角膜、腹壁疝等组织的修复再生。
李淑锋,副教授,医学院,研究方向:1.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nc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其中长度大于200nt的称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近年来关于lncRNA对生命进程的调控功能的研究进展迅速,这些研究均表明lncRNA可以以RNA的形式参与了X染色体沉默、基因组印记、核内运输、转录激活与干扰等重要的过程...
王秉,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12月在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受欧盟玛丽•居里人才交流计划(IRSES)资助赴西班牙生物材料研究所(CIC biomaGUNE)进行学术研究。2013年2月进入浙江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孔祥东,工学博士、教授、博导,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主要从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2005年7月至今,浙江理工大学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省151人才第二层次、校521拔尖人才。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等专业背景的研究生,从事生物-材料-医学交叉学科领域研究工作。
孙芳芳,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3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韩国釜山国立大学),2013年03月-2014年05月在日本国立静冈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工作。2014年06月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引进为第六层次人才;2018年3月被评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7年10入选中韩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项目;自2013年受邀担任COLLOID SURFACE B;CURR APPL PHYS;...
沈洁,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生物技术学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及博士后,曾任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高级应用科学家。2013年4月加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任教,第六层次引进人才,入选留学归国人员择优资助计划。研究方向为对生命的延缓衰老与延长寿命的相关研究。研究目标是寻找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的化合物以及干预手段。该方向工作安全(完全无毒),...
徐莹,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2015年任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仪器技术与科学系副主任一职。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科研方向为生物电子学及后期信号处理分析。从事基于MEMS技术的生物传感器设计制作及其在生物电子学中的应用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多种传感器微芯片设计及总体硬件平台搭建、后期信号分析工作,侧重于将特定传感器的电学性能与所检测的生物组织单元有机结合的...
范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应用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博士后。2013年加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任教,为校“第六层次”引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生物医学问题的智能化计算方法研究,即利用医学影像学、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方法技术研究疾病(癌症)的诊疗问题,涉及到肿瘤影像信...
刘红英,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博士,南京大学材料学博士后,美国凯斯西保留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和化学系的访问学者。2013年12月加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任教,入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六层次引进人才”、“优秀骨干”、“优秀青年”、浙江省科协育才工程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于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传感的应用研究,该方向具有工作环境舒适(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