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 激光及激光器技术 微结构光学 光子集成技术 光纤光学及技术 非线性导波光学 光电探测器及光探测技术 光电子材料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人物 光电子技术相关记录1164条 . 查询时间(2.236 秒)
李璠,南昌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从事专业领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光电功能材料。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领军人才,江西省青年科学家(现江西省杰出青年),南昌大学“215赣江特聘教授”。历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面上项目一项,地区项目两项,青年项目一项)、教育部博士后特别资助和面上基金、江西省学术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项目、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共计18项。以第...
舒龙龙,南昌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从事专业领域:光电功能材料。在研基金项目简介1. 基于光挠曲电效应的力光电多重耦合行为及其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74174,022-2025);简介:利用光与应变梯度进行耦合形成特殊的光挠曲电效应的物理思想对新型挠曲电材料和器件研发进行探索。以卤化铅钙钛矿单晶材料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电极界面、材料尺寸、应变梯度、光波长等因素对光挠曲电行为的...
郭锐博士,南昌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博士毕业,毕业后在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2006-2008年于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2016-2017年于美国得州大学阿灵顿分校进行访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聚集于光转换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目前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在Materials Today Physics、Angewandte Chemie...
张子龙,男,1988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博士,2017年入校聘为预聘助理教授/特别副研究员,2018年获聘硕士生导师。长期在激光技术与探测技术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固体激光器等方面。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航天基金1项,承担省部级预研项目2项。曾承担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子课题,美国DARPA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基金等。
张海洋,男,1981年3月出生于河北唐山,副教授,2019年聘为博导。长期从事新型激光器、激光探测与成像以及激光雷达与微波雷达交叉领域的研究,发展新的激光探测、成像体制,并以此为手段解决空间目标识别、三维场景感知与数字孪生建模、“低慢小”目标预警成像、水下探测成像等技术难题。主持和参与20余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十二/十三/十四五GF预研项目、军科委173项目等。...
谢尚然,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青年人才),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准聘教授,特立青年学者,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光镊、精密测量、光纤传感等。分别于2007年与2013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工学学士与博士学位,博士导师为廖延彪教授,读博期间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鲍晓毅教授课题组访问。2013年7月起加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Philip Russell教授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并于2015年11...
王庆,男,1985年06月出生于山东,博士,2013年8月聘为讲师,2014年聘为硕导。长期在全固态激光器及激光应用等方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全固态激光器、飞秒激光器、中红外激光器、单频激光器及稳频技术等基础研究以及高精度激光测距、激光LD等方面。主持2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北京市基金面上项目等,主持校级、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校基础基金、横向科研项目共...
江毅,男,1967年9月出生于四川宜宾,博士,2006年提升为教授,2006年聘为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期在光纤传感器和光纤测量技术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10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包括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科技委项目等。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成功转化6项。研究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发明一等奖。出版专著3部。主讲光纤传感技术课程。
杨通,男,博士,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长聘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在光学成像、光学设计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学设计、自由曲面光学、光学与计算成像、衍射与微纳光学、增强现实显示等方面。
付时尧,男,1992年8月生,博士(后),中共党员,北京理工大学长聘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入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XXX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等国家级项目及军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若干。
魏伟,男,1989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鹤壁市,博士,2018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加入董毅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波光子学(时频传输、微波信号产生及处理)和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光/微波信号处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基于复合锁相环路的高稳频低相噪布里渊光纤激光器研究》(2019-2021年),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在Optics Letters,Opt...
苏照贤,男,1989年12月出生于河北保定,博士,2020年加入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任助理教授(特别副研究员)。长期在微纳光学、电磁超材料、拓扑光子学领域从事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学超表面,拓扑光子晶体等方面。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ACS Photonics、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s等国际及国内期刊上发表SC...
刘贤文,男,2020年11月受聘为光电学院预聘副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纳光子器件和光学微腔中的非线性频率转换及其高速光通信、精密计量、微波光子学等领域的应用。近五年内以第一作者在领域内权威杂志Nat.Commun.,Optica,ACS Photonics,Appl.Phys.Lett.等发表SCI学术论文8篇,合著作者SCI论文11篇(包括发表在Nat.Photonics,Optica,...
康果果,男,1980年10月出生于四川成都,博士(后),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微纳光学、全息光学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功能性微纳光学器件的设计、制作及应用、全息光刻、复杂曲面光学测量。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在内的科研项目20余项;在包括《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Letters》、《ACS Applied Materials&I...
董毅,男,北京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所在学科为光学工程,主要从事微波光子学和光相干测量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高速光传输与宽带光接入、光电测量技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0余篇,他引6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4项。先后获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