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石油化学工程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人物 石油化学工程相关记录178条 . 查询时间(3.026 秒)
王慧,辽宁本溪人,1987年12月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评审专家,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入选广东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人选,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肖业鹏,广东韶关人,1989年10月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化工学会会员,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
李燕,湖南长沙人,1969年1月生,硕士,五级副教授。
王丽,湖北洪湖人,1983年07月生,工学博士,四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
岳源源,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领域为石油化工和环境保护催化材料及催化剂。从事石油加工和环境保护催化材料及催化剂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梯级孔催化材料的科学设计和绿色合成、烟气脱硝及加氢异构等催化材料和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方面展开系列工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3件、日本发明专利1件、中国发明专利72件,其中已转...
崔勍焱,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石油化工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重质油的高效转化、生物燃料油加工、生物质高值化利用、废塑料热转化、加氢处理/裂化催化剂的开发等方面。目前,已在Fuel,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Energy & Fuels,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
郭印同,男,研究员,2005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获岩土工程博士学位;2010年7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2012年12月任副研究员,2020年12月任研究员。研究方向: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裂缝扩展大型物模与网缝定量表征技术、多裂缝压裂理论、压裂后效评估
肖斌,男,1978年2月,副教授,2001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承担计算机教学工作,同时在数据挖掘与数据库开发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近五年,主研国家级、部级和局级科研项目共7项。分别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EI收录4篇)。主要研究项目:油田化学技术专家支持系统开发;安全监管预警系统;钻井液设计与分析系统;压力容器风险评估系统;在线考试培训系统。
戴鸿鸣,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油气地球化学”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先后为本科生讲授过讲授油气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学、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讲授过油气成藏理论、分子地球化学、油气地球化学进展、地球化学实验与技术等课程,为博士研究生讲授过现代油气成藏理论。长期从事油气藏形成及分布规律、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气储层综合评价及预测...
郑学成,男,1988年5月生,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田化学药剂、石化行业安全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安全工程教研室教师。专著:石油工程安全风险及对策,石油工业出版社,排名第1。获奖成果:1.2018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6。2.2012级安全工程、2015级安全工程 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3.2017级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十大研究生”指导教师。4...
余亚兰,女,1984.02出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基于微流控技术功能高分子微球/微胶囊的合成及其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现任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教研室教师,主讲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原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课程。
薛艳,女,1985年1月,博士(后),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油田化学用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纳米纤维素材料的功能化以及生物医用类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开发及应用研究。迄今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他引180余次,现为Journal of Bioresources and Bioproducts期刊的编委成员。
邱海燕,现任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与应用化学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方面的教学和油田化学处理剂及工作液方面的科研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权发明专利:邱海燕,王顺慧,杨旭,何伟,王彬,酸化转向剂组合物,ZL201110385338.X。获奖成果:1.2017年微课《氢键》获得西南石油大学第二届微课教学竞赛二等奖;2.2016年《基于能力培养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
冯茹森,男,1972年4月,工学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化学驱提高采收率、高分子和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应用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现任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油田化学所教师。获奖成果:提高低渗透储层动用程度工作液技术与应用,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四,2011.08。
张太亮,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长期从事油气田开采化学处理剂、工作液体系研究,从事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处理剂及处理装备研发,形成了自己较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是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参与主研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三大石油公司及地方企业项目30多项,完成工程项目6项,自主设计研发装备4套,发研究论文45篇,授权专利16项,获得省级奖励3项,主编教材、专著3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