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与矿相学 >>> 凹凸棒石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人物 矿床学与矿相学相关记录202条 . 查询时间(2.123 秒)
江玉平,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科学学院副教授。从事过土壤学、肥料学的教学与科研,现主要从事环境综合分析的教学及实验工作。 参与或主持过“结晶有机肥研制及应用”、“无公害烟叶生产及应用研究”、“烟草根际微域特性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议价十余篇。 近期开展了有关江苏盱眙地区凹凸棒石粘土改性及其对水体中污染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近期研究方向:江苏盱眙地区凹凸棒石粘土改性及其对水体中污染物吸附性能...
沈培友,男,浙江天开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晓燕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马毅杰研究员指导下,从事膨润土、高岭石、凹凸棒石等粘土矿物以及斜发沸石矿物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
夏枚生,男,浙江大学副研究员。近期研究方向:非金属矿物在饲料和动物养殖中的应用,饲料添加剂。研究领域: 非金属矿物在饲料和动物养殖中的应用,饲料添加剂。
周岩民,男,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近期研究方向:饲料源生物活性物质研发及其调控技术。
唐瑜,女,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曾从事有关“新奇结构的f及部分d区元素超分子功能配合物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9871014)以及“导电性配位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9671015)的研究工作。 目前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稀土大环多核超分子配合物及其作为功能分子材料的研究”(批准号20371022)的研究工作。
唐宁,男,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多年来承担过兰州大学化学系“近代分离化学”、“配位化学”、“理论无机化学”等课程的讲授和“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无机实验”等实验课的指导与主讲及生物系“无机化学”课程的讲授等教学工作。参加的教学研究成果曾获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至今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稀土化学、配位化学方面的科研论文130余篇。 科研成果曾获甘肃省教委科...
易发成,男。西南科技大学教授。近期研究方向:非金属矿床地质及其开发利用。主要研究成果:先后主持、主研及参加部行业基金、中加合作、学院及横向项目近30余项、出版《苏州高岭土矿床地球化学及成因》(地质出版社, 1996)及中国坡缕石》(地质出版社, 1997)等专著。国际学术会议宣讲或展讲学术论文12篇、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内各种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各种期刊上发表译文10篇。其中Ei,Si...
钟宏,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研究方向:岩浆矿床地球化学、岩浆岩石学及地球化学。
杨元根,男,1997年起在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近年来主要从事矿山开发过程中(特别是贵州土法炼锌)重金属污染物的释放对土壤、河流(水体、沉积物)以及农作物的危害作用及其危害途径、机理方面的研究。
肖保华,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天然有机质的地球化学演化及其与环境污染物的相互作用。
万泉,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 纳米地球化学:纳米科技为研究和解决地球化学中的诸多基础或应用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纳米地球化学是纳米技术与地球化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的地球化学分支。2.矿物材料应用:通过对矿物材料的纳米尺寸和表面化学的改造,升级高新性能矿物材料并拓展其在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宋谢炎,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导。研究方向:自2000年以后本人的研究集中在幔源岩浆起源和演化,岩浆矿床成因及相关的PGE地球化学研究上。通过对峨眉山玄武岩PGE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为推进峨眉地幔柱岩浆活动研究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努力,还初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有自己特色的玄武岩浆起源和演化、特别是硫化物熔离的PGE示踪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
倪健,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全球变化生态学:从物种到生物群区尺度的气候-植被关系,中国植被和植物种对气候变化与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中国东北样带(NECT)的全球变化研究,生物量、净第一性生产力和碳储量综合、模拟与预测研究,气候变化和全球背景下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气候变异性对植被的影响及其反馈,植物功能性状、植物功能型、生物群区与气...
刘耘,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稳定同位素基础理论:主要兴趣集中在对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核心基础问题的研究上,包括:1)对核心平衡分馏理论的改进,提供包括振动激发态、内转子、振转耦合、量子转动等一系列校正,使超越简谐近似的同位素平衡分馏计算广泛应用于特定同位素体系(如H、Li、B和clumped isotopes等);为新兴稳定同位素方向(如Clump...
连宾,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百人计划”学者,创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环境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地质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