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生物学相关记录7910条 . 查询时间(6.001 秒)
光照是塑造多数生物昼夜节律的核心环境信号,人工照明的危害正日益凸显。持续长光照导致蜜蜂睡眠减少,更频繁被巢伴惊醒,且显著偏好较暗休息区;异常光照会严重影响蜜蜂等生物的繁殖、生理及节律;光照减少会提升蜜蜂脂蛋白储备,使其呈现类似越冬的生理状态。去甲肾上腺素(NE)及其等效物章鱼胺(OA)是很多动物共有的应激相关神经递质。人类中NE对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认知过程至关重要。虽然NE在昆虫学习或应激中的...
榕属是最大的木本植物属之一,全球超过800种,其近缘物种同域分布的现象非常普遍。尤为重要的是,榕属植物与传粉榕小蜂之间形成了高度专性传粉关系,使得在分析其遗传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时,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变量,从而更准确地分离出影响遗传结构的因素。对叶榕(Ficus hispida)、异形花榕(Ficus heterostyla)和肉托榕(Ficus squamosa)是榕属中的三种近缘雌雄异株植物,它们在...
植物叶片中蕴藏着数以万计的代谢物分子,这些被称为“代谢组”的化合物不仅是植物应对高温、干旱等环境胁迫的“生存工具库”,更是其与外界生物互动的“化学语言”。它们既能吸引传粉者促进繁殖,又能合成毒素抵御病虫害,甚至通过调控资源分配(如优先合成防御物质还是生长所需的糖类)影响植物的生存策略。传统研究多关注种间变异(即不同物种间的代谢物差异),并常用物种平均值代表整个种群。然而,在热带森林中,同一物种的不...
2025年4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宁康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研究论文,创新性的推出了用于生物合成基因簇(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s,BGCs)识别的人工智能模型——BGC-Prophet。该工具在全球首次实现对超过8.5万个微生物基因组中百万级BGCs的系统性预测和注释,为合成生物学与新药研发提供了全新...
2025年4月4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陈卫华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Gut Microbes上发表了题为Best practices for developing microbiome-based disease diagnostic classifiers through machine learning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0/194909...
实验室在中华绒螯蟹中鉴定一个生物钟蛋白隐花色素(EsCry)并明确了其作为生物节律蛋白调控细胞因子合成的机制。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国科学院Top 1区,IF=8.2)上发表。赵心愉,黄姝,张鹏为论文第一作者,宋林生教授和王玲玲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2025年4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陈卫华团队联合温州医科大学苏建忠团队在Nature子刊Nature Micro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Integrating microbial GWAS and single cell transcriptomics reveals associations between host cell populations and the gut microbiome...
内生菌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和与寄主的长期共存,参与了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和转化。基于此,本论文从采自秦岭野生淫羊藿植物的内生真菌中筛选获得一系列β-糖苷酶产生菌,随后,利用这些菌株开展了淫羊藿提取物生物转化及制备宝藿苷I工艺开发。该成果以“Diversity and epimedium biotransformation potential of cultivable endophytic ...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成子强教授团队在病毒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其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论文题为《正链RNA病毒劫持Musashi1(MSI1)以保护病毒RNA免受胞质核糖核酸酶降解》,首次揭示了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鸡星状病毒(CAstV)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等正链RNA病毒通过劫持宿主蛋白MS...
近日,张友军团队揭示虫媒病毒通过双向调控媒介昆虫和寄主植物进而促进病毒病暴发流行的新机制。相关结果“A plant virus manipulates both its host plant and the insect that facilitates its transmission”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IF 11.7)。
在太空环境中,微生物并非“稀客”。此前在国际空间站上,微生物主要作为研究对象,甚至被视为污染物。然而,随着科学家将探索的目光投向国际空间站之外更辽阔无垠的太空,微生物有望在全新的大舞台上绽放异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武志强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期刊《BMC Biology》发表了题为“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mitochondrial genomes and intracellular transfers among diploid and allopolyploid cotton species”的研...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付广研究员团队利用单细胞组学、空间转录组学和空间代谢组学进行联合分析,从单细胞水平解析了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体细胞多能性获得、体细胞胚发育的调控网络,并鉴定到调控体细胞胚发育的关键基因,为解析棉花细胞命运转变、细胞命运重塑和合子胚发育提供了新的见解,对改良棉花遗传转化体系和揭示合子胚发育调控网络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以“Dissection of a cel...
西班牙基因组调控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项创新研究,展示了如何利用蛋白质三维形状,解开生命中古老的“历史密码”,揭示了生命之树中最古老的进化关系。这项研究首次将蛋白质的形状数据与基因序列数据结合,提高了进化树的准确性。
1999年,威尔逊已经开展基因治疗OTC缺乏症的临床试验,一名18岁患者Jesse Gelsinger参与了试验,但在接受治疗后8天死亡。由于这名患者的死亡直接由基因治疗引起,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调查后终止了大量相关研究,并禁止威尔逊从事基因治疗研究5年。该领域也因此沉寂了20余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