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286-300 共查到国际动态 光学工程相关记录444条 . 查询时间(2.965 秒)
最近,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新奇的可调节纳米天线,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操控的等离子场增强产生机械运动,改变纳米天线间隙,使之重新排列组合。这也为将来开发新型等离子光机系统铺平了道路。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讯》上。
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近日研制出世界上首个光子路由装置。该光子路由装置是一种基于单个原子的量子装置,可以实现单光子路由功能。这项发布在《科学》杂志上的重大成果,标志着在构建量子计算机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中,人类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Experts will share the latest advances in 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 during a four-day symposium at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s (UQ) Microscopy Week starting today.
英国《自然》下属《科学报告》期刊2014年6月5日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一种方法,可以在敏感类的爆炸物、固态或液态的药品中甚至墨水上做标记,这就是基于纳米粒子独特热性能的隐形条形码。其在安保及防伪领域,尤其是跟踪、验证和追寻各种物品来源等方面,被看做是非常有前途的新方法。
传统激光器的操作光波可从红外线到X射线一网打尽,而伽马射线激光器则依靠比X射线更短的光波来运行,这就使其能产生波长仅为X射线千分之一的光波,从而能对非常微小的空间进行探测,并在医学成像领域大展拳脚。不过,长期以来,建造伽马激光器一直是个难题。现在,美国科学家让一类名为“电子偶素(positronium)”的物质—反物质混合物作为增益介质,将普通光变成了激光束。
该综述性论文对目前低维超强柔性材料中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高度总结,展望了低维纳米结构中超强弹性应变效应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本研究方向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该文章首先总结了北京大学俞大鹏课题组自2005年以来在一维金属Ag纳米线和ZnO半导体纳米线的应变效应对材料光学和电学性质影响规律中取得的系列研究进展:揭示了Ag纳米线强度特性(Physical Review B 73,235409,2006)、应变...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目前正在研发一种用激光处理太空垃圾的新方法,即从地球上发射激光来分解绕着地球转的太空垃圾,以减少其可能引发系列撞击事件。
A UA-led research team has developed a new use for the sulfur left over from oil and natural gas refining: made into a plastic polymer, the material can be made into cheap and lightweight lenses for i...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官方网站2014年4月15日消息:光电国家实验室李露颖博士领导的研究组联合武汉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相关研究小组对纳米棒中的多型体界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杂志(Adv. Mater 26, 1052-1057 (2014)),并被《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杂志选为研究亮点,在其2013年12...
据韩国联合通讯社4月2日报道,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和韩国标准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成功联合研发出“扫描赛贝克显微镜”(SSM,Scanning Seebeck Microscope),在常温下观测到原子内电子云。
Carbon nanotube-based fibers invented at Rice University have greater capacity to carry electrical current than copper cables of the same mass.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013年10月24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们成功地让光子和拓扑绝缘体表面的电子相互耦合,并对这种耦合情况进行了观测,理论学家们此前曾预测过这类耦合,但这是科学家首次捕捉到这种耦合。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该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们通过光来改变某些材料的电学属性或制造出电学属性可以被实时“调谐”的新材料。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3年9月2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携手,在特定的媒介下,诱导光子依附在一起形成了分子,这种全新的物质形态不仅挑战了光子之间不会相互作用这一传统观念,也有望用于量子计算机、传统计算机以及其他领域。研究论文发表在今天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欧盟未来前沿技术计划(FET)资助210万欧元,总研发投入280万欧元,由瑞士科技人员领导,欧盟2个成员国共5家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组成的欧洲CURVACE研发团队,经过45个月的共同努力,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款类似果蝇(Drosophila)和其它节肢动物类(Arthropods)的全功能“昆虫”眼。研究结果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发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