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配位化学”相关记录49条 . 查询时间(3.494 秒)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李达教授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图)
高压 卤素超配位化学 闭壳层电子组态 粒子群优化算法
2022/6/2
近日,为纪念我校已故荣誉教授王恩波先生在多酸化学和配位化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国际化学领域著名期刊《配位化学》(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出版纪念专刊,深切怀念王恩波先生。
宁夏大学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刘宽冠在国际TOP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发表综述文章(图)
宁夏大学 光伏材料 副教授 刘宽冠 配位化学
2021/3/5
近日,我校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刘宽冠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身份于化学领域国际Top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在线发表了题为“Metal-organic framework composites as green/sustainable catalysts”的综述性文章。《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即《配位化学评论》,由...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多重刺激响应性配位分子笼研究获得新进展(图)
多重刺激响应性 配位分子笼 超分子 组装体系
2021/1/29
自然界中许多大分子如蛋白质、DNA、RNA等可通过刺激响应性的结构或构型转化来实现其生物功能。利用配位键的动态性,化学家可以在配位超分子组装体系中仿生模拟这种结构转化和功能过程。组分、溶剂、浓度、温度、客体结合、阴离子模板和后修饰等多种外部刺激条件均可调控配位组装体系的结构转化。同时,“纳米容器”型超分子组装体在刺激响应性结构转化过程往往伴随着分子尺寸、形状、空腔及窗口的亲疏水特性等变化,使得这类...
配位分子笼可以通过次级自组装构筑具有较高孔隙率的超分子框架化合物。然而,由于结构基元间仅存在弱相互作用,超分子框架化合物在无客体分子状态下往往表现出较差的框架稳定性,这限制了其作为固态吸附剂的应用。配位分子笼中的金属节点有望原位在超分子框架中催化活性单体使其转化为聚合物进而为框架提供额外物理支撑,因此可能会使较脆弱的超分子框架的外在孔道得到保持。
近期,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殳凹、清华大学化学系李隽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汪小琳合作开展了国内第一例钚的实验配位化学及理论研究,发现了利用孔穴效应和位阻效应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形成稳定的钚非常规价态的方法,获得了国内首个钚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首次通过放射性实验获得了固体中五价钚的电子跃迁谱,成为是国际上制备的首例钚的冠醚类化合物。钚可以说是元素周期表中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最为复杂的元...
近日,化学化工学院孔祥建、龙腊生教授课题组在高核稀土-过渡金属(3d-4f)团簇的模块组装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ynthetic Protocol for Assembling Giant Heterometallic Hydroxide Clusters from Building Blocks: Rational Design and Efficient Synthesis”为题发...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沈兴海课题组揭示锕系单离子与石墨炔配位规律并提出核燃料循环关键分离过程新策略(图)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沈兴海 锕系单离子 石墨炔 配位规律 核燃料循环 分离过程 新策略
2020/7/10
最近,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沈兴海教授团队系统研究了典型锕系离子(Th4+、UO22+、Pu4+、Am3+、Cm3+)、镧系离子(La3+、Eu3+、Tm3+)以及锶(Sr2+)、铯(Cs+)离子与石墨炔的配位和吸附作用,重点考察了f电子对配位的影响。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发现:水溶液状态下,石墨炔对Th4+、Pu4+、Am3+、Cm3+和Cs+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而对UO22+、La3+、Eu3...
“芳香化合物的对位选择性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项目通过验收(图)
芳香化合物 对位选择性 碳氢键 官能团化反应
2020/4/8
2020年3月31日,由福建物构所李纲研究员承担的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芳香化合物的对位选择性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生命学院赵素文和钟桂生课题组发文阐释肾上腺素受体多样性和配体特异性的机理(图)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 生命学院 赵素文 钟桂生 肾上腺素 受体多样性 配体特异性 机理
2019/12/25
2019年12月3日,我校iHuman研究所、生命学院助理教授赵素文和钟桂生课题组在Cell Reports上共同发文两篇,报道了两个α类受体的三个晶体结构,阐释了肾上腺素受体多样性和配体特异性的机理。两个α2受体的研究由钟桂生课题组、赵素文课题组、Raymond Stevens课题组、刘志杰课题组、陶厚朝课题组和高通量筛选平台合作完成。博士生曲露和研究助理教授周庆同、博士生陈小玉和高通量平台主管...
南开大学周其林和朱守非团队《Science》发文:脂肪胺N-H键的高对映选择性卡宾插入合成手性氨基酸(图)
南开大学 周其林 朱守非 脂肪胺 N-H键 高对映 选择性 卡宾 合成手性 氨基酸
2019/12/12
2019年11月22日,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南开大学周其林和朱守非团队题为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carbene insertion into N-H bonds of aliphatic amines”(卡宾对脂肪胺氮-氢键的高对映选择性插入反应)的研究论文。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李光琴教授研究团队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通讯论文:“配体缺陷”策略促进MOFs电催化氧析出(图)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李光琴 教授 配体缺陷 策略 MOFs 电催化
2019/12/5
基于此,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李光琴教授和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刘敏教授合作,提出通过在MOFs中引入缺陷配体的策略来调控MOFs的电催化性能。缺陷的单羧酸配体的引入,一方面可以在MOFs中引入暴露的活性位点,另一方面可能会对MOFs的电子结构进行有效调控,从而提高MOFs的电催化活性。这将为发展MOFs电催化剂,提供新的思路。首先为了验证 “缺陷配体”策略的可行性,该团队选用一种层状的由金属钴和对苯二...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潘梅教授课题组在Angew.Chem.Int.Ed发表配位超分子自组装系列进展:单双光子路径染料@MOF白光材料(图)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潘梅 教授 配位超分子 自组装 单双 光子路径染料 MOF白光材料
2019/11/25
近日,我校化学学院潘梅教授课题组,同时利用紫外光激发的单光子过程和近红外光激发的双光子过程,成功获得了双路径光子转换的染料@MOF白光材料。该MOF结构设计中的四苯乙烯骨架配体和所吸附的有机染料分子,均同时具有单光子吸收(OPA)和双光子吸收(TPA)激发荧光的特性。经过对材料组成、激发波长、双光子吸收截面等诸多因素的精准调控,最终成功获得了不同含量的RhB+@LIFM-WZ-6、BR-2+@LI...
近日,中南大学刘敏教授研究团队与中山大学李光琴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旗下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Missing-linker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的研究论文。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博士生刘康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刘敏教授与李光琴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金属离子在所有生命体系中都发挥着其他化学物质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们中有些作为生物大分子的信号因子和辅助催化因子,有些是生物大分子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参与生命体系中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重排反应和电子转移反应等。研究揭示,只有适宜浓度的金属离子才能保证生命体系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生物体还需要保持体内各种金属离子的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扰动,即使是那些有益的或者是生命体必需的金属离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