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1489条 . 查询时间(1.791 秒)
准确的全球海洋温度和热含量格点观测数据集对于海洋和气候科学研究、气候监测及业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气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崂山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意大利国立地球物理与火山学研究所、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机构,在《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期刊上正式发布了第...
近几十年来,东亚夏季降水呈现出“南涝北旱”的分布特征。已有大多研究指出东亚气溶胶的增加和全球海洋变暖是导致东亚陆地降水南涝北旱趋势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然而,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南涝北旱的分布型仅在7月的降水趋势中呈现(图1),而6月份东亚夏季降水趋势主要表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增多而其南北两侧降水减少的三极型分布(图1)。这说明我们目前对影响东亚夏季降水趋势形成的成因还不是很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进一...
围绕地球早期板块构造的形成时间和成因机制,科学界展开了数年的辩论。在40亿年前的冥古宙时期(Hadean),板块构造是否已存在?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多数关于早期地球的构造机制的研究,讨论了两种观点即停滞盖层构造以及类似现代的板块构造。在这一背景下,冥古宙的杰克山(Jack Hills)锆石作为地球上保存最古老的记录之一,其年龄可追溯至4.4 Ga,几乎囊括95%的Hadean锆石。通过对S型花岗岩...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始月球样品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月壤结构探测仪有效载荷承担钻取采样前对采样区进行次表层结构探测的任务,为采样提供数据参考。
太阳风的起源和加速是太阳和空间物理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作为人类首颗直接进入太阳大气观测的卫星,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简称“PSP”)卫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测年轻太阳风的机会。声速临界点是太阳风由亚声速转变为超声速的位置,是太阳风加速的关键区域,一般认为该临界点离日心几个太阳半径。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刘颍研...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和CME理论研究团组及合作者,运用多波段高分辨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等离子体团不稳定性磁重联存在于太阳低层大气部分电离环境下提供了清晰而全面的证据。近期,相关研究成果以Evidence for Plasmoid–mediated Magnetic Reconnection during a Small–scale Flare in the Partially...
2024年5月22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赵明辉研究团队联合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印尼万隆技术学院、西澳大利亚大学以及浙江海洋大学,使用布设在苏拉威西岛上的流动地震台数据,合作研究了多俯冲系统交互作用下上地幔变形模式,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地学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固体地球》(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和CME理论研究团组博士研究生程冠冲、倪蕾研究员及合作者,运用多波段高分辨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等离子体团不稳定性磁重联存在于太阳低层大气部分电离环境下提供了清晰和全面的证据。相关研究成果“Evidence for Plasmoid–mediated Magnetic Reconnection during a Small–scale Flare in th...
2024年5月13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黄文涛带领的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联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南京大学等的科研人员,在缓慢冷却的南非布什维尔德辉石岩和巴西辉长岩中分离出斜长石颗粒。这些斜长石颗粒的载磁矿物为岩浆冷却过程中高温出熔的针状单磁畴(钛)磁铁矿。它们的粒径小于200 nm,记录着原生剩磁,是进行古地磁场强度测试的理想材料。实验采用古强度测试最准确的Thel...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制和生产的高精度小型绝对重力仪IGG-03B近日通过了由中国地震局组织的地震监测专业设备定型。该产品是绝对重力仪研制研究组通过10多年技术的积累,研制完成的新一代高精度小型绝对重力仪。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幅提升,已形成替代美国A10的产品,打破了西方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研究组通过多年技术探索、应用测试和工程化迭代,已实现产品定型和批量化生产,将为国家地...
2024年5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李生宇正高工、徐新文研究员和范敬龙正高工组织科技人员编写的《新型防沙材料实验研究》和《特殊环境下的公路风沙危害及治理方案》两书付梓出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李生宇正高工、徐新文研究员和范敬龙正高工担任两书主编。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是研究高原东向扩展及深部物质运移机制的理想实验室。为了阐明高原物质的东向逃逸,前人提出了“地壳流”模型:中下地壳可能存在软弱层,作为物质运移的通道。目前,关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地壳软弱层的展布范围及岩石圈地幔结构尚存有争议。地震波衰减结构对高温软弱的下地壳和软流圈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为探讨青藏高原东向扩展机制提供了有效约束。
2024年4月3日7点58分 (UTC 2024-04-02 23:58:11) 我国台湾花莲县发生了M7.4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科研人员从IRIS数据中心下载了地震数据资料,研究地震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过程。研究团队选取信噪较高且沿方位角分布较均匀的27个远场P波波形(震中距位于30<△<90范围之内)和27个SH波波形资料进行点源模型的震源机制解反演。根...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与生物体。然而,目前尚未发现铝具有确切的生物学功能。铝在淡水和土壤中的浓度可达mmol/L,相较而言,海水中溶解铝的浓度要低几个数量级,常处于痕量水平。
2024年3月26日笔者获悉,由东方物探公司承担的吉林油田CCUS微地震监测项目深度分析成果获得甲方高度评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