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大气层飞行力学 航天动力学 飞行器结构力学 飞行原理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相关记录358条 . 查询时间(2.678 秒)
海洋重力场和海底地形反演是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卫星遥感等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不仅为地球物理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冰川学、水文学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着重要的地球空间基础信息支撑,同时在火山活动监测、地震预报与监测、空间飞行器发射和定轨、水下导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激波/边界层干扰广泛存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及其发动机中,给飞行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和隐患,常伴随着流动分离、激波振荡、壁面高摩阻/热流等现象。壁面摩阻是飞行器设计领域重点关注的气动问题,对气动性能有着重大影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空天飞行器流动数值模拟课题组2024年6月11日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高超声速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流动中的壁面摩阻特性,推导得到了考虑展向异性的壁面摩阻分解方法,揭示了干...
为迎接第八个"中国航天日"的到来,2023年3月9日,上庄西北旺学区少工委联合中国仿真学会,在红英小学唐家岭校区开展了"上泮学子圆梦航天"航空航天系列科普活动。
2023年2月11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主办、航天六院计量所承办的国家航天动力产业计量测试联盟大会在西安召开。全国近40家知名企业、计量检测技术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齐聚一堂,携手共建产业联盟、共商产业发展大计。
国内外航天工程实践发现,1000km以上接近2000km的高高度低地球轨道(HLEO)等近地空间区域以地球辐射带质子环境为主。质子具有电离和非电离两种方式,可通过位移损伤效应(DDD,Displacement Damage Dose)和总剂量效应(TID,Total Ionizing Dose)作用导致航天器在轨异常和故障,并主要表现为星用电子器件/部件性能衰退导致电路失效。含双极工艺器件与电路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涡模拟逐渐成为湍流模拟的主要手段,并在湍流理论研究以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仍有一系列关键问题阻碍着大涡模拟研究的顺利发展,比如模型的稳定性与高保真性无法兼顾的问题、传统建模囿于湍流惯性子区、可压缩湍流及转捩预测精度不足等问题。
该动力源将为科学有效载荷、数据下行链路能力和高能力电力推进系统提供改变游戏规则的动力。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航天器质心调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科研团队针对超静超稳航天器在轨质心调整需求,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在轨质心调整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上。
2022年4月28日,中国科协公布了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名单,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航天学院入选。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提升社会化科普工作能力,中国科协启动了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经工信部和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推荐、中国科协初评、终评、公...
小型高速水面航行器的核心问题为通气空泡流态的稳定性。在高速条件下,空泡的非稳态演化甚至溃灭会产生强烈的压力脉动,严重影响航行器的操纵稳定性和结构安全,已成为水面航行器速度提升的首要障碍。因此,揭示通气空泡流态规律及流态转变机制,寻找稳定流态对应的航行器设计和运行区间,对于高速水面航行器研制和未来创新概念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其在服役寿命内承受高温高周甚至超高周次(>107)循环载荷作用。同时,实际零部件在材料的制备、加工以及使用过程中通常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类型缺陷。因此,揭示钛合金高温高周和超高周疲劳特性以及其缺陷敏感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近日,上海市教委正式发布通知,由同济大学牵头,上海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作为协同单位申报的“飞行器力学与控制”学科纳入Ⅳ类高峰学科建设范围。
从17世纪提出胡克定律至今,弹性力学已成为材料、结构以及众多交叉学科的基础,为建筑、机械、航天等工程交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并激发了声子学这一融合了量子材料信息交叉前沿的学科发展。譬如声表面波滤波器,已经广泛运用在了5G微波电子设备、微纳机械系统、光力学声子器件和量子传感器中。但是弹性波声子自旋角动量本身的直接实验激励和测量问题却一直悬而未决。
2021年10月16日凌晨,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后,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到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看望正在执行空间应用系统空间站任务的科技骨干。
近日,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月壤正式亮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验室。在记者的见证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在聪小心翼翼地打开塑封包装,展示编号为CE5C0400的月球样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