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医学”相关记录30385条 . 查询时间(0.559 秒)

中国科学院电池供电的可穿戴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研制成功(图)
电池 药物 治疗
2025/3/27
2025年3月26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脑机接口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发出一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rTMS)。rTMS重量小于3公斤,而性能与商用大型设备相当,这为rTMS技术在家庭、社区及自由行动中的全场景应用提供了新可能。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21001、82230010、82270352、82425105、82330118)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孔炜教授、姜长涛教授联合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及中日友好医院郑金刚教授团队在神经酰胺受体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CYSLTR2和P2RY6通过感知神经酰胺加剧动脉粥样硬化(Sensing ceramides by CYSL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鼻咽癌“减毒”放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临床 肿瘤 放射
2025/4/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172870)等资助下,中山大学马骏教授研究团队在鼻咽癌“减毒”放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鼻咽癌诱导化疗后缩小体积放疗对比传统放疗:一项开放标签、非劣效性、多中心、随机3期临床试验(Reduced-volume Radiotherapy versus Conventional Volume Radiotherapy After Induction Ch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老药新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活性 药理学 分子动力学
2025/4/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192880、82192882)等资助下,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李英贤研究员团队、华东师范大学李洪林教授团队与瓯江实验室凌树宽研究员团队等多个团队合作,在老药新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Tamsulosin通过楔入TMEM16A的一个新颖的变构位点来抑制氯离子的释放从而改善骨质流失(Tamsulosin ameliorates bone los...

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揭示免疫检查点LAG3活化新机制(图)
免疫 分子细胞 肿瘤
2025/3/23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许琛琦研究组与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皞鹏课题组、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Dario Vignali课题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孔燕课题组及百济神州沈志荣团队合作,首次阐明了免疫检查点LAG3受体激活的分子开关机制,开发了基于功能性生物标志物的疗效预测体系,为靶向免疫检查点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尿路上皮癌进化的核心基因密码(图)
基因 肿瘤 临床
2025/3/24
2025年3月18日,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科研团队联合中外团队协同攻关,在尿路上皮癌研究领域取得进展。该研究发现名为ecDNA的物质如同肿瘤的“幕后黑手”一般,掌握着这种肿瘤的核心基因密码,在尿路上皮癌的演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肿瘤恶性转化与复发进程中,ecDNA能够快速改变自身以适应肿瘤微环境,这解释了尿路上皮癌难以治疗的原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发现预测健康衰老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图)
代谢 细胞,器官
2025/4/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免疫力数字解码”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批准号:92374112)等资助下, 西湖大学医学院郑钜圣研究员、郭天南研究员,联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裕明教授,在中老年人群健康衰老状态以及相关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早期预警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纵向血清蛋白质组揭示健康衰老及相关慢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Longitudinal serum proteome mapping reve...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394463、82425033、92469108)等资助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陆路研究员联合孙蕾研究员、姜世勃教授团队在冠状病毒刺突蛋白早期融合中间态靶点发现和抗病毒药物设计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以ACE2受体的冠状病毒刺突蛋白早期融合中间态为抗病毒靶点(Early fusion intermediate of ACE2-using coronavirus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学者在碳碳键断裂转化反应方面取得进展(图)
反应 分子 药物
2025/4/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293014、22131002、22161142019)等资助下,北京大学焦宁团队与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舒兴田团队合作在碳碳键断裂转化领域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通过碳碳双键解构实现复杂烯烃的催化重塑(Catalytic remodeling of complex alkenes to oxonitriles through C=C double b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类风湿关节炎新型诊断抗体方面取得进展(图)
风湿关节炎 诊断 临床
2025/4/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免疫力数字解码”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批准号:92374202)等资助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研究所栗占国和胡凡磊教授团队在类风湿关节炎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类风湿关节炎新型诊断抗体及致病分子--抗瓜氨酸化SR-A多肽抗体:一项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Large-scale multicenter study reveals anticitrullinated...


中国科学院可预测肝癌复发的“肝癌免疫预警系统”成功构建(图)
免疫 系统 肿瘤
2025/3/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成研究组与合作者开发出全新的“肝癌免疫预警系统”——TIMES评分系统。TIMES评分系统如同肿瘤免疫的“天气预报”,可以提前判断肝癌是否会复发,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决策。

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强效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ALKBH5共价抑制剂(图)
分子 肿瘤 活性
2025/3/24
2025年3月1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柳红团队和杨财广团队,在ALKBH5小分子抑制剂发现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发现了靶向ALKBH5 Cys200的共价抑制剂,开展了体外和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并通过化学生物学手段进行靶标验证,阐明了ALKBH5共价抑制剂发挥抗急性髓系白血病作用机制。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RNA m5C修饰调控造血干祖细胞扩增机制(图)
细胞 血液 发育
2025/3/8
5-甲基胞嘧啶(m5C)修饰是RNA最普遍的修饰之一。m5C修饰通过影响RNA出核、稳定和剪接等过程来参与多种生物学功能。造血干祖细胞为支持生命持续,分化为各种类型的血细胞,是维持血液系统正常功能的核心细胞。造血干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经历快速的全局转录重编程,这些变化有助于细胞状态和功能转变。但是,全局转录重编程的分子机制以及NA m5C修饰在造血干祖细胞发育过程中是否发挥调控功能等问题尚不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