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古生物学”相关记录1467条 . 查询时间(0.87 秒)

2025年4月3日,《古脊椎动物学报》在线发表了新疆五彩湾地区上侏罗统小袁氏兽(Yuanotherium minor)再研究文章,文章对其保存的骨骼形态、牙齿磨蚀方式和神经通路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和重建,讨论了上颊齿齿尖的同源性,并根据其独特的上颌骨特征,提出了关于三列齿兽类上颌-腭部结构演化假说,给出了过渡阶段的形态证据。该标本最初由胡耀明等(2009)首次报道,属名是为了纪念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

2025年3月17日,国际古生物学专业期刊《瑞士古生物学杂志》(Swiss Journal of Palaeontology)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该研究报道了一种产自云南曲靖会泽县中泥盆世(约3.9亿年前)的胴甲鱼类新属、新种——凹甲铜都鱼(Tongdulepis concavus,图1)。这一成果不仅确立了图巴鱼科的合理性,进一步厘清了胴甲鱼类的系...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巨扒皮鱼再研究揭示节甲鱼类头骨加强结构的演化(图)
结构 演化 古生物学
2025/4/18
2025年2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系统古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和朱幼安研究员指导博士研究生薛钦元完成的最新研究。该研究依据新的标本对云南武定早泥盆统中发现的节甲鱼类巨扒皮鱼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与解剖学对比,建立了新的更详尽的系统发育数据矩阵,分析显示巨扒皮鱼属于原始短胸节甲鱼类中...

“政和动物群”与“和政动物群”——古动物化石之“东西问询”(图)
政和动物群 和政动物群 古动物化石 东西问询
2025/2/26
科学家发现中生代蝎化石“龙城热河蝎”
中生代 蝎化石 龙城热河蝎
2025/2/26

政和八闽鸟改写鸟类演化历史 系目前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图)
政和八闽鸟 鸟类 演化历史 侏罗纪
2025/2/26
1.5亿年前“恐龙时代”鸟类化石发现
恐龙时代 鸟类 化石
2025/2/26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自然》:中国发现最早的鸟类,改写鸟类演化历史(图)
演化历史 古生物 发育
2025/2/28
2025年2月13日,《自然》(Natur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团队(以下称“古脊椎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称“福建地调院”)合作完成的福建省政和动物群发现侏罗纪鸟类化石的研究成果,报道了全球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也是迄今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5亿年)就已经出现,该研究将以尾综骨为代表的重要特征的出现时间向史前推进两千万...

2025年1月2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孙明道副研究员、徐义刚研究员等学者合作,在辽西九佛堂组年代学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Terrestrial ecosystem response to Early Cretaceou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 calibrated,high-resolution Aptian record from Nor...

草原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发展是新生代最重要的生态事件之一。现代草原覆盖了地球陆地表面的40%,其独特的生态特性,包括高反照率、低碳储存能力、高硅储库等,对全球气候以及碳-硅循环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草原栖息地与陆生食草动物演化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促成人类直立行走的关键因素。因此,其演变历史一直是古植物学、古气候学、生态学、古生物学及系统发育学等众多领域学者长期关注的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白垩纪有袋形类的首次确切化石记录(图)
胎盘 动物 古生物学
2025/2/28
有袋类动物是现生哺乳动物中多样性第二高的重要演化分支,仅次于有胎盘类动物,是现代澳州的主要土著哺乳动物类群。以往研究表明,有袋类的祖先类群有袋形类(Marsupialiformes)和三角齿兽类(Deltacherioida),统称为后兽类(Metatheria),是在中生代由基干兽类分化而来,并在晚白垩世繁盛于劳亚大陆。

生物多样性焕发地球的生命力,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需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东亚晚中新世非洲艾虎亚科(鼬科)研究进展(图)
演化 系统 古生物学
2024/9/18
非洲艾虎亚科Ictonychinae是鼬科中种类较少但分布较广的类群。现生非洲艾虎亚科包括2个族,非洲艾虎族Ictonychini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在欧亚大陆也有一个属种(虎鼬),而草原鼬族Lyncodontini目前只发现于南美洲地区。然而在地质历史上,两个族都有更加广泛的地理分布和多样性,过去的研究已经发现草原鼬族在更新世时期在东亚也有多个属种的存在,如貂鼬属(Eirictis)和海獭貂属(...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垣曲盆地发现中始新世大型肉齿类化石材料(图)
化石材料 古生物学 测量数据
2024/9/18
肉齿类是新生代哺乳动物中一类非常原始的小型到大型的捕食动物,虽然原始,但它们在哺乳动物中是最先成功地专长肉食的类群,曾经在古近纪的北半球非常繁荣,也被称为“古食肉类”。肉齿类在欧洲、北美以及非洲都有丰富的化石记录, 相比之下中国发现的材料普遍保存零碎, 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