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老年社会学”相关记录213条 . 查询时间(4.002 秒)
近日,陕西省民政厅联合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丰富老年文化 繁荣养老产业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十项措施,推动老年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繁荣养老产业。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的重要任务,这既回应了老年人的迫切需求,又强调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艰巨挑战的基础之策。如何理解和落实“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这一任务?笔者认为,要结合我国国情和老年人照护特点来统筹考虑、妥善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老龄办发布《杭州市2024年老龄事业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介绍杭州人口老龄化概况、老龄事业发展等情况。
近日,甘肃省张掖市民政局开展为75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按照75—79岁老年人每人10元、80岁及以上老年人每人20元的标准,为全市5.3万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投保。这是落实张掖市委、市政府2025年为民实事项目的具体体现。
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社区居家养老是当前和未来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社区是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重要场所,社会组织是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能有效弥补政府、市场和家庭提供养老服务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所以,社会组织在营造社区养老共同体方面大有可为。
在已有的实践中,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养老服务效率与质量。为更好地激发科技在养老领域的巨大潜能,可以围绕以下多个维度进行实践。
近日,山东省民政厅在泰安市举办老龄和养老服务重点工作培训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老龄和养老服务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努力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情、家庭有爱”的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四有”格局,推动新时代山东老龄和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近日,江西省吉安市老龄委出台《关于开展银龄“吉先锋”老有所为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探索建立老年人社会参与机制,搭建老年人社会参与平台,拓展老年人社会参与渠道,更好发挥老年人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截至2024年年底,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1.59%,并呈现高龄化、失能化的特征。老年人特别是独居、空巢、高龄老年人“吃饭难”问题逐渐凸显。
2024年以来,广东省云浮市民政局锚定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服务从兜底保障向品质提升跨越,全力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4年底老年人口规模已经超过3.1亿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也希望自身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发展银发经济,能够更好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一老一小”是最牵动人心弦的群体。从加强家庭教养支持,呵护“小小孩”健康成长;到探索异地重症养老,解“老老人”养老难题;再到借助AI技术赋能智慧养老……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聚焦托育养老的痛点难点建言献策,为“一老一小”托住“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