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学 >>> 大气环境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大气环境学相关记录59条 . 查询时间(4.94 秒)
2024年4月17日,南京大学王体健教授应薛丽坤教授邀请到访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并为“山海致青”学术论坛做第十期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由环境研究院王新锋副教授主持,四十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论坛。
平流层臭氧损耗会使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加,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大气中四氯化碳(CCl4)对平流层臭氧损耗有重要影响。其最新排放状况和潜在排放源需持续关注和探索。浙江大学方雪坤研究员团队于2021-2022年在中国东部两个观测点位进行现场观测,获取了约12000个CCl4空气样品,首次基于本地化的观测数据反演了中国东部CCl4的排放量,并通过对大量工业源样品进行分析,识别了CCl4的潜在排放源...
近日,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李坤教授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 IF=20.6)发表了题为“Uncovering the dominant contribution of intermediate volatility compounds in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from biomass-bur...
第41讲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康世昌研究员做客海南生态文明大讲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鼓励科技工作者将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内期刊发表,从源头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组织开展了第八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经过各学科领域专家推荐、初评遴选、终评审定并向社会公示,最终确定201篇入选论文,环境学院曾贤刚教授《中国臭氧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健康效应》论文入选。
臭氧污染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傅宗玫团队与香港科技大学环境学部教授郁建珍团队合作,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题为“有机氮气溶胶对全球大气氮沉降的贡献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Dissect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organic nitrogen aerosols to global atmospheric nitrog...
2023年9月1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章炎麟教授应邀到访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并为“山海致青”学术论坛做第7期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由环境研究院闫才青教授主持,来自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三十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论坛。
污染源清单是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最重要的输入数据之一,是影响预报准确率的关键因子。传统自下而上源清单由于需要收集的信息量大、制作成本高,难以快速更新,往往需要1年以上才能更新一次,其不确定性在我国大气污染源排放快速变化情形下会显著增大,对空气质量预报也引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近日,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崔雯团队在自然指数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SCI一区,影响因子:11.4)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Targeted NO Oxidation and Synchronous NO2 Inhibition via Oriented 1O2 Formation Based on Lewis Acid Site Ad...
2023年7月24日至28日,由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五届环境大气科学联合暑期学校”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成功举办。暑期学校开班仪式于24日上午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会文南楼A座222学术报告厅举行。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副院长薛丽坤教授主持开班仪式,介绍了暑期学校的筹备情况和注意事项。山东大学(青岛)人事处副处长杜林教授出席并致辞,向参加本次暑期学校的授课专家表示...
甲烷是对全球温升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其全球增温潜势在20年时间尺度上是二氧化碳的80倍以上。在全球变暖和大气中甲烷含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研究大气甲烷的催化转化对于减缓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大气甲烷具有低浓度、难吸附和高稳定性的特点,现有的热催化或者光催化技术均难以实现大气甲烷的高效转化,亟需发展新的催化治理技术和高效催化材料。
2023年6月9日,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化学研究所郑光洁博士应邀到访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并为第5期“山海致青”论坛作题为“多相过程对大气颗粒物健康环境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张玉强教授主持,共有来自不同学院的三十余位师生参与。
2023年5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明德环境学术讲坛”第二十讲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本次讲坛邀请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王海鲲教授在线作了题为“我国气候环境政策的健康效益研究”的学术报告。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主持。庞军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对王海鲲教授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表示诚挚感谢,并对参会师生在交流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提出了殷切期望。
硝酸盐是大气PM2.5的主要组成。大气硝酸盐的两个主要生成途径分别为NO2的气相氧化(与OH自由基反应)以及N2O5的水解。传统观点认为,大气N2O5的唯一来源是NO2和大气NO3自由基的反应,而NO3自由基主要来自于NO2与O3反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