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兽医学 >>> 家畜传染病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家畜传染病学相关记录115条 . 查询时间(3.866 秒)
口蹄疫是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疫病之首的烈性动物传染病,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对它的防治和研究,并先后列入国家攀登计划、“973"项目、科技攻关加强项目、重大新产品推广计划等课题中。  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在口蹄疫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建立了以核酸序列分析为核心的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绘制了中国口蹄疫病毒系统发生树,基本查清了我国口蹄疫的来龙去脉和病毒之间的亲缘关系,为口蹄疫的防制提供了技术指导,该项成果...
(记者 叶群青)由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持完成的H5亚型禽流感基因工程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近日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疫苗具有高效安全、成本低廉的特点,诱导保护性抗体水平及有效免疫保护持续期等关键指标均优于目前国内外所有用传统方法研制的H5亚型禽流感疫苗,是目前唯一证实可诱导水禽产生有效免疫保护,也是我国第一个获农业部颁发新兽药证书并得到大规模应用的禽流感疫苗。该疫苗在2003...
(通讯员 张晓鹏)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沈荣显研究员的发明专利“马传染性贫血病驴白细胞弱毒株及培养方法”,近日喜获中国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颁发的第七届中国专利奖金奖。这是该项发明继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生命科学奖之后,再一次获得殊荣。 “马传染性贫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致死性传染病,在世界上被称为“不治之症”。沈荣显院士的研究成果可有效防治“马传染性...
日前,由我院哈尔滨兽医所主持完成的“禽流感病毒重组核蛋白抗原的研制及应用”成果被评为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该成果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实验室技术,利用分离到的禽流感低致病力流行毒株为材料,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克隆手段来实现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生产禽流感病毒重组核蛋白作为禽流感诊断抗原,并成功应用于禽流感的琼扩诊断。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禽流感免疫琼脂扩散抗原不仅存在着...
不久前,农业部在互联网上公布了第一批8个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名单,它们是:禽流感、新城疫、猪瘟、口蹄疫、牛海绵状脑病、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外来动物疫病实验室,我院哈兽医所禽流感和牛传染性胸膜炎实验室榜上有名。这是农业部为更好地应对WTO,提高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又一重大举措。据悉,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是国内最高水平的技术研究单位,将承担起流行病学、诊断学、疫情预测...
日前,哈兽医所承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禽流感灭活疫苗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研究及中试”和“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病毒二价疫苗”通过了专家验收。专家组认为,两个项目在执行期间已超额完成计划任务,报告中的实验数据准确,图表清楚,资料翔实,经费使用合理,项目组织管理规范。    1.禽流感灭活疫苗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研究及中试 对禽流感灭活疫苗产业化生产线进行了部分改造,该生产线已通过农业部GMP动态...
为了加强农业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更好地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促进实验室整体水平的提高,前不久,农业部根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按照“择优、择需、择重”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第四轮(2002-2006年)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增减和命名工作。经过对135个实验室(包括新申请的实验室)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和评估,从中筛选出了84个实验室并统一命名为“...
(记者范建)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5月26日将新研制的数百万支新型疫苗运至青海省刚察县及周边地区,以防禽流感疫情传播扩散。   青海省刚察县发生的部分候鸟死亡,近日已被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为H5N1亚型禽流感。这是自去年我国成功扑灭禽流感疫情以来,内地首次发现的禽流感疫情。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博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紧急调运的疫苗,是我国最新研制的两种针对H5N1亚型...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马思奇研究员、佟有恩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疫苗”,日前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黑龙江省有史以来首次将兽医研究领域项目评为一等奖。  科研人员从“六五”就开始该项研究工作,“八五”、“九五”期间,该项研究工作被列为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  这两个二联疫苗的特点是:毒价高,后海穴接种(是对常规免疫途径的突破),增强了免疫保护力,一次接...
四川不明原因疾病病因初步查明     疾病       2008/1/15
四川不明原因疾病病因初步查明,系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人-猪链球菌感染   2005年6月下旬以来,四川省资阳市相继发生了以急性起病、高热、伴有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脑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有关专家初步认定,疫情系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猪链球菌感染。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直接因素为宰杀、加工病死猪。病例呈散状分布,未发现人传人现象。人感染该病的潜...
2005年11月11日 中国科学家对今年春季青海湖地区候鸟群中的禽流感疫情研究显示,这次禽流感的致病病毒是高致病性的H5N1株系,而且病毒与早先在中国北方发现的病毒不同,很可能是由候鸟从东南亚等地带来的。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高福、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刘金华等人进行的这一研究,由《科学》杂志网络版在6日提前出版。科学家在论文中指出,青海湖地区是来自东南亚、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许多...
经常洗洗手   如果禽流感疫情在疫苗大规模投产前爆发,人类如何应对?专家认为,传统的卫生防疫手段对预防禽流感效果良好。其中,勤洗手对于预防包括流行性感冒和H5N1型禽流感在内的各种疾病非常有效。   美国马萨诸塞州塔夫特大学医学院博士杰弗里·格里菲思说:“你勤洗手,就能切断多种疾病的传播途径。 ”格里菲思解释说,流感大多通过手传播到嘴。人们通常打喷嚏后擤鼻涕,然后用手接触微波炉等厨具,流感病...
2004-10-21 由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主持的“奶牛主要疫病防治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课题在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奶牛用系列中药制剂通过中试,产业化条件趋于成熟。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针对奶牛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研发新型安全预防或治疗制剂,在长期试验的基础上获得乳康1号、乳康2号合剂、乳源康、清宫液、清宫液2号、清宫液3号、产后宫康王、产复康等一系列新产品,已取得新兽药证书和生产...
3月6月,由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主持的“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的课题“奶牛主要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工作汇报会在北京召开。科技部农社司、农村中心的有关领导,我院王运浩、刘旭副院长及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该研究课题将针对影响奶牛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疫病,研究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传染性胸膜肺炎,乳房炎、隐性子宫内膜炎、蹄病等疫...
宁天办字[2005]第38号 关于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研究部室、职能部门、野外台站、公司、实体: 禽流感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和规律性,它的传播没有国界和区域界。禽流感对人的感染是全社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全台职工必须认识防控禽流感疫情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和迫切性,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性,决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按照国家和所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部署,扎扎实实做好高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