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态学 土壤物理学 土壤化学 土壤地理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耕作学 土壤改良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分类学 土壤调查与评价 土壤学其他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土壤学相关记录1802条 . 查询时间(3.096 秒)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尤其是红树林,在缓解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是土壤有机碳的两大主要来源,但它们在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分布规律尚不明晰。
土壤表层碳库约是大气碳库两倍以上。2022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1次缔约方大会上,由法国农业部提出,UNFCCC启动了“千分之四全球土壤增碳”计划。该计划通过土壤增碳千分之四,可抵消当前全球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土壤碳汇成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自然解决方案之一。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基于当前地球系统模式对土壤碳源汇效应的模拟预估仍存在不确定性,这一研究热点也是当下全球碳循...
【绿博讲坛】第293期:施氮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国际土壤科学领域重要期刊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Nitrogen enrichment stimulates rhizosphere multi-element cycling genes via mediating plant biomass and root exudates...
2023年中国科学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刘小京研究组围绕盐碱区咸水、植物和土壤等资源利用开展了系列研究,在盐碱地土壤热特性、咸水入渗淋盐过程、植物适应非均匀盐分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影响着土壤中多种生态过程的发生。土壤团聚体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人为管理和农业实践,其中放牧和开垦可以显著改变土壤团聚体的分布,进而影响团聚体内的土壤微生物群落。而微生物作为土壤碳循环的主要驱动者,将进一步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因此,了解人类活动对团聚体内微生物的影响对于预测土壤碳库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高寒草地因其独特的特征对气候变...
土壤有机碳是最大的陆地碳库,对大气CO2浓度具有重大影响。若土壤有机碳增加4‰,可从大气中去除600万吨CO2。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是由于土壤排水不良导致地面表面水分积累而形成的,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尽管湿地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6%,但却储存了全球约12-15%的土壤碳。然而,由于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干旱事件,全球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导致地表水文发生重大变,导致湿地...
2023年,农业农村部组织8家部级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机肥料、复合肥料和微生物肥料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土壤有机碳(SOC)是评估土壤质量和粮食安全的主要指标之一,由于SOC对土壤、水体和粮食等具有重要作用,需要被准确的监测。自然土地的不断开垦对土壤有机碳变化产生严重的影响。研究发现,森林开垦会导致8.5%-42%的SOC流失,草地开垦则导致了12%-59%的SOC流失,超过300年的耕地开垦导致土壤有机碳流失18.1 g kg-1。因此,采用定量化手段探究耕地开垦对SOC的影响是必要的。高效、快速...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显著改变了黄土高原的植被格局,大量浅根植物转化为深根植物,两类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的差异对土壤水文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此背景下,亟需明确植物水分利用策略及其对土壤水平衡的影响机制。但当前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的解析方面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在量化各不确定性来源的基础上推荐最优方法。特别是,深根植物下和深厚土壤剖面中土壤水平衡各分量如何分解量化,也是当前的难点和热点。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提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的函》,向山东省发改委推荐提报了3个典型案例,生命科学学院郭卫华教授团队“盐碱地绿色低碳治理与高值长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案例成功入选。此前,郭卫华团队申报的“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入选山东省教育厅2022年高校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特色项目名单的一类项目。
大气氮沉降通常会提高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生物量,降低物种多样性。但是,氮沉降对地上植物和土壤种子库β多样性的影响是否一致尚不清楚。β多样性的变化可以由两个不同的过程引起,包括物种的替换(丰度平衡变化)和丰度差异(丰度梯度变化)。氮富集状态下确定性过程和随机性过程可能会通过物种替换与丰度差异来影响群落β多样性的响应。然而迄今为止,很少有研究同时考虑地上植物和土壤种子库群落构建对氮富集的响应及其机制。
中国的设施蔬菜生产(GVP)系统正在迅速发展,其面积已超过4百万公顷,占全球的80%以上。山东省是中国蔬菜主产区,其中寿光地区被誉为“中国设施蔬菜之乡”, GVP面积超过当地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图1b)。为了实现产量及利润的最大化, GVP系统通常过量灌水和施肥,年灌水量约2000mm,年氮肥施用量通常在2000 kg N ha-1以上,是露天菜地的2~5倍,谷类作物的4~5倍。大量的灌水和施肥能...
2023年12月8-11日,云南农业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贵高原坡耕地和中低产田产能提升综合技术模式与应用”专项2023年总结会在昆明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项目首席、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正雄教授主持。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崔振岭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马文奇教授、江苏农科院杨林章研究员、河北农林科学院资环所副所长贾良良研究员等项目咨询和指导专...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肥料及施肥技术团队揭示了绿肥内源驱动土壤健康的生物学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