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环境化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环境化学相关记录214条 . 查询时间(0.671 秒)
2020年9月25日,“科学探索奖”执行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度获奖名单,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倩研究员入选。
抗生素在人类与动物疾病防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环境中抗生素浓度的增加与污染。环境中的抗生素一方面会直接对生物体产生毒性效应,更严重的是,其能诱导环境微生物的抗性基因(ARGs),从而产生耐药细菌,进而通过食物链(网)的传递而威胁着人类健康。抗生素耐药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之一。由于ARGs存在于环境微生物中,在环境压力下,微生...
近日,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杨东江教授课题组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发表题目为“Coupling of iron phthalocyanine at carbon defect site via π-π stacking for enhance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2021, 280,...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景富研究组利用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在拉曼低波数段识别了二氧化碳还原的两种初步中间产物*COOH和*OCO-,并确认其为调控液相产物选择性的关键靶点,为高选择性催化剂的设计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ACS Nano (DOI: 10.1021/acsnano.0c03534)。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和大学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华北平原香河大气综合观测试验站开展了一系列的颗粒物光学与化学组分的在线观测。研究人员通过前期开发的黑碳示踪法与最小相关性法,获得香河站点一次排放源的棕碳气溶胶比二次形成的棕碳气溶胶高(例如在370nm下占比分别为81%和19%)。通过建立棕碳吸光与不同一次有机气溶胶来源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发现生物质燃烧产生的有...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宇研究员团队通过一步原位负载法合成了δ-MnOx/活性炭负载型常温催化材料。通过调节三价锰离子含量以调控表面氧空位,构建了具有高活性位点的催化材料,并实现了材料的可控规模化合成。通过实验、多种表征技术及理论计算等结果证实,该方法能够有效调控材料表面氧空位含量,促进氧的活化以产生丰富的活性氧物种,从而有助于甲醛氧化。催化反应过程中,甲醛首先被氧化成甲酸盐等中间产物,再进一步...
近日,我校水利与环境学院环工系李斯文老师在影响因子为16.683的《应用催化B:环境》(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上发表了题为《氧气条件下磁性MOF固载化W-MoO3催化剂的高效氧化脱硫反应的研究》(Highly effective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with magnetic MOF supported W-MoO3 c...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高宁博副教授研究团队发表在国际期刊Fuel上的论文“Development of CaO-based adsorbents loaded on charcoal for CO2 capture at high temperature”被国际著名科技机构ADVANCES IN ENGINEERING(AIE)遴选为关键科学文章,并进行了专题报道。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高宁博副...
日前,环境学院吕学斌教授团队通过对Bronsted酸和Lewis酸活性位点的合理调控开发了新型系列HZ-ZrP多功能固体酸催化剂,实现了糠醛到乙酰丙酸烷基酯和γ-戊内酯的一锅转化,目标产物的产率达到了93.8%。动力学研究表明,HZ-ZrP催化剂能够获得较低的表观活化能(Ea= 27.05 kJ mol-1)。同时,循环试验证实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再生性。研究成果“HZ-ZrP Catal...
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严重影响我国国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对PM2.5的精准溯源是污染控制和健康风险消减的前提。但是,PM2.5的来源及成因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原因之一就在于现有的溯源技术手段不能满足PM2.5精准溯源的需求。
鉴于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环境功能材料组(付明来组)以可室温合成的ZIF-67为前驱体、廉价的商业活性γ-Al2O3微球(直径3-5 mm)为载体,设计合成了CoAl2O4@γ-Al2O3整体式催化剂,形成的界面CoAl2O4物种可激活过一硫酸盐(PMS)产生多种活性氧物种(如SO4.-和1O2)高效去除水中难降解抗生素甲硝唑。该研究表明:CoAl2O4@γ-Al2O3在满足其催化应用的同时...
近期,德国化学会知名学术刊物Angew. Chem. Int. Ed.(IF: 12.712)以“Designing 3D-MoS2 Sponge as Excellent Cocatalysts in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for Pollutant Control”为题,在线报道了我校邢明阳教授课题组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在本统计年度内,中国大陆共有242个高校/科研机构的2163位学者入选,我校有3位教授上榜。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环境电化学团队以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菌株为主要研究对象,以Cr(VI)为目标污染物,通过在120天内不断增加Cr(VI)浓度逐步增强了S.oneidensis MR-1菌株对Cr(VI)的抗性和转化能力;对不同驯化阶段的菌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其基因突变情况,发现膜相关的基因变异,包括外排泵和转运体,是菌株产生Cr(VI)抗性的关键原因,表明...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健康与污染控制研究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林美卿博士生等在电子垃圾拆解人群多种污染物暴露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识别方面取得最新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以“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Multiple Classes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Human Urine: Insight into Metabolic Biomarkers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