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 空间探测器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空间探测器相关记录161条 . 查询时间(5.859 秒)
2018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2018年4月24日上午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活动主题为“共筑航天新时代”。开幕式现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宣布,嫦娥四号中继星命名为“鹊桥”。
“发现引力波只是开始,引力波研究还有一大波‘诺奖’在等着被摘取。”近日在中国目前唯一的引力实验研究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见到了中国著名“引力院士”罗俊。
近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宗秋刚教授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卫星探测器揭示了亚暴电子注入锋面的径向传播特征,相关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刊登于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题目为“The Radial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jection Front: A Stati...
2018年3月8日,中国科学院叶培建院士应邀访问我校,在明故宫校区航天学院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了2018年新学期的第一场“问天科学讲坛”报告(总第127场)——“我国的第一次火星探测”。报告会由校科协刘双丽秘书长主持,全校多个学院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会场座无虚席,许多学生一直站在会场全程听完报告。报告会上,叶院士从火星探测任务的背景讲起,介绍了国际上火星探测的现状、火星探测的意义,并概述了我国...
我校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制出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粒子鉴别能力最强的BGO量能器。该量能器是“悟空”卫星的核心分系统,成功实现了电子宇宙射线能谱的宽能区能量测量和高纯度粒子区分,为高效获取高质量的科学数据发挥了关键作用。我校黄光顺教授作为卫星工程科学应用系统副总师,带领张云龙副研究员及博士后、研究生率先开发了DAMPE科学数据分析软件,发展了丰富的BGO量能器...
近日,第十届智能机器人与应用国际会议(简称ICIRA 2017)在武汉落幕。此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举办,以“共融机器人”为主题,涉及康复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人机交互、机器视觉等14个主题,700余位国内外参会者共同交流研究成果。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多名科研人员参加会议并作交流报告。沈阳自动化所空间自动化研究室高庆、刘金国等撰写的论文Stati...
陕西省航空学会组织与人才工作委员会近日通过决议,批准成立“陕西省航空学会星辰探空火箭与空间技术俱乐部”。该俱乐部以西北工业大学青年教师和学生会员为基础,作为陕西省航空学会分支机构,将吸纳更多企事业单位、学校的青年会员和学生会员,以开展探空火箭和空间飞行器研制活动的形式培养更多的航空航天技术爱好者,传播航空航天文化,为国家储备更多的航空航天技术人才。
2017年到7月4日,木星探测器“朱诺”号在木星轨道已飞行整整一年,绕行轨道约1.145亿公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发布消息称,“朱诺”号将在7月10日飞掠木星最具特色的大红斑。1830年,科学家监测到大红斑是直径1.6万公里的巨型风暴,此次飞掠将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对大红斑进行的近距离观察。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火箭又一次腾空而起,于美国东部时间3日下午5时07分(北京时间4日上午5时07分),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39A发射台再次将“龙”飞船送往国际空间站。不同以往,此次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各类“乘客”中,有一位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邓玉林科研团队研发的空间环境基因实验项目,将成为第一个完全由中国科学家自主设计、研发和制造的科学搭...
2017年1月23日,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相里斌一行到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进行工作调研。相里斌在讲话中指出,上海技物所立足红外光电技术,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和我院“四个率先”,夯实了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到工程型号的全创新链,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里提到的“墨子号”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天宫二号”空间站等航天成绩,上海技物所参加了多项空间载荷研制任务,成绩代表着我院的科技实...
2017年1月17日下午,《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小卫星项目合同》签约仪式在我校如心会议中心中报告厅举行。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副司长余琦、处长许岩松,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处长赵忠和,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李新军、副秘书长Egemen Ozalp,我校副校长房建成、黄海军,科学技术研究院、校园规划建设与资产管理处、国家实验室办公室、计算机学院、宇航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教务处、研究...
2016年9月15日发射升空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配置了“在轨维修机械臂操作终端系统”。该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共同研制,包括仿人型机械手臂、机器人双目视觉精确引导系统和数据手套等,其中机器人双目视觉精确引导系统由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智能机器人研究所、智能机器人系统高精尖中心负责研制。在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执行任务的33天中,航天员开展了多次人机协同在...
2016年11月12日7时1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一号01星送入太空。 云海一号01星主要用于大气海洋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探测、防灾减灾和科学试验等领域。这次发射的云海一号01星和配套的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240次飞行。
2016年8月23日,“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会介绍了我国火星探测工程及目前进展情况,并为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外观设计构型揭开面纱。
近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自主研发项目——聚焦型龙虾眼探测器,实现了龙虾眼镜头聚焦、高精度信号处理、高平行度地面测试等三项核心技术突破,并完成原理样机和工程样机两代产品的研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是该所以空间科学探测载荷创新蓝图为指引、在创新实践上取得的新成果,可为该所加快进军空间科学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