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船舶原理 船舶设计 船舶结构 船舶机械 船舶电气设备、观通设备 导航设备、水声设备 船舶舾装设备 造船用材料 船舶建造工艺 船舶保养、修理和拆船工艺 造船厂、修船厂 各种船舶 船舶驾驶、航海学 航海技术管理与救助打捞 船舶用燃料及润滑剂
搜索结果: 166-18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记录2505条 . 查询时间(3.044 秒)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高教厅函〔2019〕46号),正式公布2019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获批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取得了本科专业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开创了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新局面,打响了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第一炮,在我校专业建设史上...
回顾2019年,我国一系列科技成果紧盯国际发展前沿、聚焦国计民生关键问题,斩获重大创新和突破,在世界科技舞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日前,央视网发布“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全球最大静音科考船、中国海洋大学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3'号交付,我国‘透明海洋’观测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位列其中,受到海大师生及校友们的广泛关注。以下为“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视频链接。
2019年12月20日,由复旦大学和美国健康效应研究所(Health Effects Institute, HEI)研究所牵头、清华大学、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和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规划研究所共同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报告《中国长三角区域和上海地区的航运对空气污染物排放、空气质量和健康的影响》经过同行评议后由HEI官方网站正式发布。该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旨在评估长三角(包括上海)...
为了引导业界积极使用新的绿色生态技术,助力航运业可持续发展。中国船级社(CCS)于2019年12月19日发布了《内河绿色船舶规范》(2020)。此版规范是在《内河绿色船舶规范》(2018)的基础上,基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编制。该规范将于2020年1月1日生效。
近日,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与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岛签订300TEU智能航行集装箱船“智飞”号建造合同,中国船级社(CCS)将负责该船的审图和检验。“智飞”号是 “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智能航行与控制关键技术”科研成果集中应用的示范船,集成了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大连海事大学和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的智能航运专业技术并进行应用。该船将于2020年上半年开...
2019年11月2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研制”项目详细设计评审会在我校召开。评审专家组由项目责任专家自然资源部北海分局技术中心张洪欣教授级高工、咨询专家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马延德研究员级高工、715所龚方友研究员、701所隋智享高工、浙江大学聂勇副研究员、财政专家中国建材科学研究总院杜学燕高级会计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孙万增高级会计师组成。项目...
2019年11月30日,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暨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表彰了2018年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的集体和个人,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28项。中石大2项研究成果获表彰,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杨进教授作为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代表发言。
2019年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出炉。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江西莲花籍严新平、江西丰城籍杨春和、江西萍乡籍徐祖信当选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日前,由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主办的《中国舰船研究》通过了爱思唯尔Scopus全球期刊遴选委员会(CSAB)的评价与筛选,将被该数据库收录。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同行评议文献摘要与引用数据库,每年约有3500种期刊申请加入,但是仅有15%左右的期刊能够通过CSAB严格的定性和定量评审并被收录。《中国舰船研究》于2018年11月启动申请,2019年4月提交评审材料,10月获CSAB...
近日,武汉船机总包建造的国内首座12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振江”号建造完工。“振江”号平台是武汉船机定制的国内首座12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该平台续航力3000海里,定员100人,平台最大作业水深为50米,甲板作业面积约2500平方米,能够进行海上8兆瓦风电装置吊装作业和其他水上工程施工的起重、打桩、吊装和运输等作业。
2019年10月31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7800千瓦超大型智能化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出坞。该船对于推动国产疏浚装备升级、巩固黄埔文冲在超大型智能化挖泥船装备的领先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0月25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新时代·大航海·强国梦——智能航运与创新发展”峰会上,《长三角智能航运发展报告(2019)》(简称《报告》)出炉。《报告》指出,我国船舶工业和航运业在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方面初显成效,已形成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
2019年9月25日上午,中国海军首艘两栖攻击舰下水仪式在上海举行。9时20分许,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军地领导共同为两栖攻击舰首舰下水剪彩。剪彩后,香槟酒瓶在舰左舷舷台自动敲碎,舰艏彩球打开,飞行甲板喷射出的彩带随风飘舞,现场船舶鸣笛。与此同时,坞门注水口开启,向船坞内注水。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该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型两栖攻击舰,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建造,具有较强的两栖作战和执行多样...
2019年9月25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法国达飞海运集团设计建造的全球首艘以液化天然气(LNG)为动力的23000TEU集装箱船在上海长兴岛顺利下水。中船集团董事长雷凡培、总经理杨金成、副总经理南大庆,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寅,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姜明宝,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委员宁咏,法国驻华大使罗梁,黎巴嫩驻华大使米莉亚·贾布尔,法国驻沪总领事纪博伟,达飞海运集团董事会主席鲁道夫·萨德,以及有关...
2019年9月25日,中船集团下属沪东中华为法国达飞航运集团建造的全球首艘23000箱液化天然气动力集装箱船在上海长兴岛船坞下水,为中法两国建交55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为中法企业树立起友好合作的典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