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食品科学技术 >>> 食品加工技术 >>> 肉加工技术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肉加工技术相关记录46条 . 查询时间(1.343 秒)
2022年2月21日,中国科协在京召开2022“科创中国”年度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科创中国”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 “科创中国”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江小涓等出席会议。“科创中国”联合体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会上发布了2021“科创中国”系列榜单,经初...
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是造成生鲜肉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明确贮藏过程中菌群消长规律、筛选腐败标志物对表征生鲜肉新鲜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羊肉中挥发性腐败标志物(volatile spoilage markers,VSMs)及其与腐败菌的关系尚不明确。
2021年12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加工与品质调控团队以炭烤羊肉为研究对象,采用脂质组学与风味组学等方法,揭示了磷脂和甘油三酯可能分别是产生与吸附烤羊肉风味物质的关键脂质,为烤肉风味物质调控技术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该研究成果发表在《Food Chemistry》(IF=7.514)。
2021年12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加工与品质调控团队,采用化学模型体系和多元统计学等方法,揭示了熏烧烤肉制品高温加工过程中加工危害物杂环胺(PhIP、Harman和Norharman)的形成规律,建立了预测模型,为熏烧烤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杂环胺的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IF= ...
2021年11月16-17日,湖北省农业发展中心屠宰事务处处长王昌胜一行与省肉类协会相关领导来我院调研座谈,与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孙卫青教授领衔的肉制品加工专家团队进行座谈,共同研讨促进省猪肉制品精深加工助推生猪全产业链发展的对策。
近期,我校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连续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肉品加工与健康创新团队徐宝才研究员课题组针对肉制品在高温下易发生质构劣变的行业瓶颈进行攻关,连续3项成果先后被食品领域国际顶尖期刊Food Chemistry录用。酱卤肉制品是深受我国消费者喜爱的传统特色肉制品,现代化生产中常采用高温灭菌达到延长货架期的目的。但是高温容易导致产品出水出油严重、肉质软烂、特征性风味劣变、营养损失,这已成为行业的共性...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促进与知名院校及科研单位的学术交流,提升全体教师科研素养,拓宽相关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科研思维。2021年4月1日上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酒业学院)如期举办Food-Bio Seminar系列活动、“大咖讲坛”第三场,由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酒业学院)肉品科研团队邀请的学术大咖——中国农业科学院张春晖教授,在龙子湖校区1号教学楼合50...
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强研究员带领团队创建了基于高水分挤压的新型植物基肉制品颠覆性加工技术,并通过纳米红外、X-射线显微成像、冷冻电镜等先进手段,揭示了挤压过程中蛋白多尺度结构变化与纤维结构形成机理,创建了国内外首个植物基肉制品加工过程精准调控可视化平台,开发出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新产品,引领了植物基肉制品加工产业发展新方向。
肉品质生物标志物能够阐明畜禽宰后肌肉转化为肉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涉及能量代谢、钙信号传导和细胞凋亡等数十种途径,决定肉品质。生物标志物是众多生化反应的物质基础和关键靶标,筛选和确证肉品质生物标志物是国际肉品科技研究的最新前沿,但一直未明确目标研究对象。
我国肉类加工贮藏流通过程汁液流失、色泽褐变、质构劣化等劣质肉发生率高达8-10%,远高于发达国家,年损失约760万吨肉,超过了我国牛肉年产量,减损保质保鲜一直是我国肉类产业的痛点、难点和研究热点。肉品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十余年的研究发现,调控宰后早期能量代谢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近日,加工所科技人员在《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发表了关于超声波联合低浓度碳酸氢钠溶液嫩化鸡胸肉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畜禽产品加工研究室邹烨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徐为民研究员和王道营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近年来,我国鹅肥肝产业发展迅速,然而缺乏鹅肥肝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同时传统商品肉鸭散养养殖模式急需转型升级。5月17日,山东省地方标准审查会在济南召开,由青岛农业大学承担的鹅肥肝和食品肉鸭2项山东省地方标准通过审查。专家一致认为,2项地方标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指导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的要求,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019年4月11日上午,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合肥召开,会议颁发了2018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我校共17项成果获奖。以主持单位获得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自然科学三等奖。另以参与完成单位获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近日,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简称教育部奖)结果公布,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日前,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农院罗瑞明教授参与的项目“羊肉梯次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