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反应工程 >>> 催化反应工程 催化剂工程 固定床反应工程 多相流反应工程 生化反应工程 聚合化学反映工程 电化学反应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化学反应工程相关记录1286条 . 查询时间(0.343 秒)
2023年12月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多孔与分离材料团队在二氧化碳电还原的碳催化剂维度控制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Dimensional Engineering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Derived Carbons for Electrocatalytic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为题发表在SusMat上。论文的第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重点实验室汪义丰教授、傅尧教授和张凤莲副教授联合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类手性硼自由基催化的不对称环异构化反应。在该工作中,作者设计开发了一类结构和功能全新的手性氮杂卡宾-硼自由基催化剂,并发展了硼自由基催化的不对称环化异构化反应。北京时间12月1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该项工作。
2023年12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与理论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05T8组)肖建平研究员团队合作,在电催化水氧化催化剂的合理设计和机理解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发展了活性位局域环境调控策略,构建非对称活性结构(Ru-O-In)以促进电化学酸性水氧化过程的催化转化,并打破了吸附演化机制热力学活性的限制。
近日,化学与药学院谢卫青教授在不对称催化立体发散构筑连续季碳中心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ACS Catalysis上。化学与药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霍继友、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秀环博士和2020级硕士研究生陈乾虎为本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闫嘉航博士、万晓龙研究员(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谢卫青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本文报道了手性Ni(II)催化烯丙基锡烷与3-溴代氧化吲...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化学与物理生物学研究部李健课题组利用合成生物学、化学及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开发出高效的界面级联生物催化体系,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 HDACs)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酶,可以去除组蛋白的乙酰修饰,在表观遗传基因沉默中发挥核心作用。I类 HDAC是癌症、炎症、感染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表观遗传治疗的重要靶点,H3K18Ac是癌症进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抗癌治疗的潜在靶点;但催化H3K18Ac去乙酰化的HDAC酶和机制尚不清楚。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姚斌院士团队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蛋白设计与智造创新团队合作,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和分子进化分析,创建了提高糖苷水解酶催化效率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高得伟课题组首次实现了1,3-双硼化合物的可控区域发散性精准转化,有效解决了该化合物低反应活性的难题,弥补了自由基化学往往只能得到单一选择性的局限。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并被选为“非常重要论文”(“Very Important Paper”)。
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但首先要解决缺乏氧气的问题。火星上存在水资源的可能,为利用太阳能驱动的电催化析氧反应制备氧气提供了机遇。人类无法在无氧的火星环境下长期生存,因而在火星上就地取材创制催化剂成为难以逾越的屏障。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罗毅、教授江俊、副教授尚伟伟团队,与深空探测实验室研究员张哲等合作,采用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小来”平台,高效融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机器实验,利用火星陨石制备出实...
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然而,首先要克服的是缺乏氧气的火星环境。火星上存在水资源的可能,为利用太阳能驱动的电催化析氧反应制备氧气提供了机遇,由于人类无法在无氧的火星环境下长期生存,在火星上就地取材创制催化剂成为一个难以逾越的屏障。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毅教授、江俊教授、尚伟伟副教授团队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张哲研究员等合作,采用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小来”平台,高效融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机器实验,利用火星...
2023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延强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团队,联合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刘彬、清华大学教授李隽,在单原子催化研究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二氧化碳(CO2)电还原C-C偶联高选择性制乙醇。
中心曲久辉院士团队基于实验研究与多物理场有限元模拟,在电化学膜孔道中的限域氧化反应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以 “Unveiling the spatially confined oxidation processes in reactive electrochemical membranes” 为题目发表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23年11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群)邓德会研究员、于良副研究员团队在二维过渡金属氢化物的可控制备及电催化应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利用表面配体限域效应,打破了环境条件下形成过渡金属氢化铑(RhH)的热力学限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可在环境条件下稳定存在的二维RhH纳米片,该材料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显示出优于商业Pt/C的催化...
2023年11月3日环境催化领域顶尖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主编、日本大阪大学Hiromi Yamashita 教授做客浙江工商大学“百家讲坛”,在师生之家路演区2会议室开展题为“Design of Nanostructured Catalysts and Photocatalysts for Renewable Energy and Environ...
2023年1月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1500组群)黄延强研究员和张涛院士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刘彬教授、清华大学李隽教授合作,在单原子催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实现了二氧化碳(CO2)电还原C-C偶联高选择性制乙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