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技术 >>> 光纤通信技术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纤通信技术相关记录65条 . 查询时间(2.909 秒)
2010年12月9日,亚洲光纤通信与光电国际会议2010(ACP2010)及博览会在浦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ACP2010由复旦大学和浦东新区光电协会联合承办。来自全球的光电光通信专家及产业界人士700余人参加了本次盛会,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专家们针对光纤传输、器件、光网络工程、生物光子学等光电和光通信中最先进和最有前景的领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ACP2010紧随世博会的召开,集合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小组,成功实现了16公里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这个距离是目前世界纪录的20多倍。该实验首次证实了在自由空间进行远距离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可行性,向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的最终实现迈出了重要一步。6月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光子学》杂志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这一成果。
中国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郭光灿院士和韩正甫教授所带领的团队,日前与芜湖市人民政府密切协作,在该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量子政务网”,并投入试运行。量子政务网采用了我国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单向量子保密通信方案和设备,以及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核心组网技术,标志着我国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已经正式步入应用轨道。
2008年12月31日晚,青藏高原第一炉多晶硅在青海成功出炉,这标志着青海多晶硅光伏产业正式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多晶硅是电子信息产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同时也是太阳能发电光伏产业必需的主要材料。目前,太阳能在各种能源增速中名列第一,导致对上游的多晶硅产品需求巨大,多晶硅国际市场供不应求。我国由于目前缺少掌握世界先进多晶硅生产技术的企业,多晶硅产量仅占世界产量的2%—5%,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青海这一项...
我国通信技术近年虽取得长足进步,但发展十分不平衡,创新仍严重不足。2008年6月26日,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俊亮院士在北京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综合性学术报告会上作上述表示。 光通信技术:信息社会的基础 光纤通信由于其超高速、低误码、高可靠、价格低廉,已成为信息的最重要传输手段、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截至2007年底,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为573.7万公里,其中长...
新世纪光纤通信产品市场的演变从光纤通信发展的总体形势上看,通信线路正由干线向网络发展。与干线相比,网络分支多、节点多,光纤无源器件器用量大。伴随着光纤日益接近用户和终端(光纤到大楼、到台面、到家庭等),光纤无源器件需求会迅速膨胀,使得光纤器件在光纤通信产品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波分复用技术将由开发进入大面积商用。一根光纤可利用不同工作波长传输几十个信道,这就更加减少...
2007年2月27日,由中国科大承担研制的国家大科学工程LAMOST焦面光纤定位系统(小系统)在合肥通过了工程指挥部组织的验收,国家天文台胡景耀研究员任验收组组长。中国科大副校长王东进出席了验收会并致欢迎词。
2007年1月16日,南京大学完成的“海底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系统”、“智能光纤自动保护和智能网络配置管理系统”、“多功能可扩展型光通信实验系统”三项成果,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本次鉴定委员会由来自全军、总参和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的7位专家组成,由张耀明院士担任主任。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这三项成果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中国的管道将长千里眼、装顺风耳,对于打孔盗油、非法施工等情况进行自我分辨、自我检查,从而实现管道的安全运行。这是2006年12月28日,从北京召开的“光纤管道安全预警系统项目验收暨鉴定会”上得到的消息。验收暨鉴定会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组织召开,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的数十位专家和教授,对光纤管道安全预警系统项目进行验收和鉴定。专家认为,光纤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能够...
科技日报2007年1月12日讯 电信光纤可以在地下自如敷设、自如游走。哈尔滨工业大学邓宗全教授率领的课题组研制出一台可以为电信光纤“穿针引线”的新装置以及一套引缆作业新工艺。这台引缆新装置可以引领光缆像棉线一样自如穿引到光纤套管中,并敷设到想要铺设的地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1月12日讯:电信光纤可以在地下自如敷设、自如游走。哈尔滨工业大学邓宗全教授率领的课题组研制出一台可以为电信光纤“穿针引线”的新装置以及一套引缆作业新工艺。这台引缆新装置可以引领光缆像棉线一样自如穿引到光纤套管中,并敷设到想要铺设的地方。2006年12月18日,黑龙江省“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电信光纤引缆作业机器人及其工艺推广”,在哈尔滨通过专家鉴定。鉴定结果认为...
光纤预制棒填四川空白     光纤预制棒  四川  光通信       2007/1/5
2006年12月28日,中国光通信产业的领头羊之一、浙江民营企业富通集团与成都高新区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宣布在该区投资上亿元建设光纤预制棒、光纤、特种光电缆产业化基地。这一技术、资金密集型项目,将填补四川IT产业链在光纤预制棒制造业上的空白。
中创网2006年12月6日报道 3G的脚步渐近,最近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获悉,适合下一代通信要求的“信息高速公路”——高宽带多模光纤,已在浙江大学诞生。
2006年9月14日,东南大学在礼二会议室隆重举行仪式,聘请世界著名光通信专家厉鼎毅教授为“名誉教授”,美籍华人著名科学家孙雁博士为“客座研究员”。仪式由国际合作处处长史兰新主持,校长易红在授聘仪式上致辞并为厉鼎毅教授和孙雁博士颁发聘书、佩带校徽。
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教授和他的同事杨涛、陈腾云等在光纤通信中实现了一种抗干扰的量子密码分配方案,保证了长距离光纤量子通信的安全和质量。 该成果发表在2006年4月21日出版的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非常出色的”、“具有特殊的价值” 是该杂志审稿人对这一成果的高度评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