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技术 >>> 无线通信技术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无线通信技术相关记录191条 . 查询时间(1.965 秒)
2022年7月9日,中国通信学会短距无线通信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2学术交流会议在华中科技大学梧桐语问学中心明德报告厅召开。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文剑主持,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铁军,北京交通大学移动专用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宏科等四十余位来自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教授贡毅课题组在无线通信信号检测与识别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无线通信领域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WC)和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IEEE WCL)上。该研究通过采用时频注意力机制以及融合信号增强与信号识别的一体化...
近日,2021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公布,北京科技大学提名的“时空约束无线网络资源优化理论与方法”项目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通信电磁空间频谱测量认知分析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该项目由北京邮电大学、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北京星河亮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复旦大学、宁波大学共七家单位合作完成。
由电子科技大学梁应敞教授主持的“智能共生无线通信理论与方法”项目荣获2021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该项目由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共同完成。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汽研软件测评(天津)有限公司和北京邮电大学共同完成的《5G无线信道外场模拟与OTA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2年3月,中国通信学会公布2021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由中国移动牵头申报的“5G无线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一等奖。该项目由中国移动牵头,联合华为、中兴通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信科共同申报。
2022年4月26日晚18:30,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科学家讲坛暨HIT电信论坛第一期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智利ICT“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筹)主任、专用通信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孟维晓教授。
瑞士当地时间3月16日至3月20日,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会以线上特别展方式进行。受疫情影响,今年来自25个国家及地区约800个发明项目“云”聚于此,经过层层选拔,东南大学信息学院尤肖虎教授团队选报作品“面向6G的100/200 GbE光子太赫兹实时无缝融合通信系统”(Toward 6G: Real-time 100/200 GbE Fiber-THz-Fiber Seamless Integ...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张琳副教授在中组部、团中央第二十一批博士服务团援藏期间,参与西藏大学牵头,中山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西藏宁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科技攻关项目,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研究成果“高原复杂环境下的高性能无线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研究”荣获2021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近日,中国科协公布第七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全国共有444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选,其中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4位青年教师入选(北京邮电大学共有6名教师入选),分别是王光宇、秦晓琦、胡小玲、孙耀华。近年来,学院大力引进培育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学院积极鼓励支持老师们申报各类人才项目,服务国家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学院已拥有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26人。
近日,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电磁空间研究院、琶洲实验室智能超材料研究中心崔铁军院士团队联合北京大学李廉林教授,使用多层透射式数字编码超表面构建了可实时调节的全衍射式神经网络(可编程人工智能机,PAIM),成功实现了网络参数的实时编程和光速计算特性,并展示了多种应用案例,包括图像识别、强化学习和通信多通道编解码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和展示了微波空间全衍射式可调神经网络。相关工作以A p...
位于江苏南京的紫金山实验室日前发布了一项最新原创成果——360-430GHz太赫兹100-200Gbps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系统,创造出目前世界太赫兹无线通信最高实时传输纪录。据了解,紫金山实验室采用光子太赫兹技术实现此次突破。太赫兹无线通信被公认为是6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频段频率资源极为丰富,可支持100Gbps—1Tbps超高速率无线通信,从而将现有5G的峰值传输速率显著提升。
近日,中国电子教育学会2021年度高水平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揭晓,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篇论文入选,分别是2020届博士毕业生徐赛的论文《相关主窃信道安全波束成形及合作干扰方法研究》(指导教师:孟维晓教授)和2021届博士毕业生陈舒怡的论文《超密集组网中区域频谱效率及干扰管理算法研究》(指导教师:陈晓华教授)。
为推动汽车智能化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加强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工信部无〔2021〕181号,下称《通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