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信息技术 >>> 光电成像技术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电成像技术相关记录255条 . 查询时间(4.157 秒)
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的数字病理学常常使用高倍物镜和扫描拼接的方法来获得大视场、高分辨率图像,高精密电动位移台、高倍物镜、脉冲光源等组件价格昂贵,提高了仪器设备的成本,大量的机械运动也会减缓成像的时间效率。
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计算超分辨方法能够在不损失其他成像性能的前提下,提升显微图像分辨率或信噪比,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2022年9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在高分辨率多芯成像光纤研究取得进展。研究团队采用低成本硅酸盐玻璃成功制备5000纤芯的多芯成像光纤,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空间分辨率优于4um,无损成像最小弯曲半径小于2cm。相关研究成果以“Bend-resistant high-resolution imaging optical fiber”为题发表于Optics & ...
2022年8月27日,在太原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发布了EP-WXT探路者的首批在轨实测结果。该设备是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的一个实验模块,于北京时间2022年7月27日搭载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该项实验旨在开展一系列在轨测试和观测实验,为未来EP卫星尽早开展科学运行奠定基础。
2022年9月20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利用古希腊梯子光子筛的径向剪切特性,实现了全视场微分干涉相衬成像。相关成果以“Full-field 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imaging with radial-shearing Greek-ladder sieves”为题发表于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2022年9月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推出“领航中国”系列节目,聚焦十年来中国科技企业及科研实验室的创新发展之路,CAAI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负责人戴琼海院士接受了采访。
2022年8月27-28日,在首届“华为终端Camera学术之星”大赛总决赛上,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成像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博士生陈世锜同学,以“计算光学—手机成像系统的极限像质提升技术”荣获最高奖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提出了基于分束编码平均相干衍射成像新方案,可以实现高信噪比的单次曝光相位成像,相关研究成果以“Single-shot phas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beam splitting encoding and averaging”为题发表于Optics Express。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吴南健研究员、刘力源研究员带领的技术团队长期致力于高速成像芯片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采用梯度掺杂光电二极管和非均匀掺杂传输管沟道的新型像素结构,有效降低电荷转移路径中的电荷势垒/势阱、电荷反弹效应和光电二极管中电荷残留,减小了拖尾现象。采用低功耗设计的像素信号读出电路阵列,降低了图像传感器芯片的整体功耗。研制出1000帧每秒高速低功耗CMOS图像传感芯片,发表相关方向学...
2022年7月7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前往会员单位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走访交流。
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因其更高的组织穿透力、更低的生物组织自荧光和更高的信噪比,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作为荧光成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的研发备受研究者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广泛研究的电子供体-电子受体-电子供体(D-A-D)类小分子近红外二区(NIR-II)荧光染料,展现出很多优越性质。但目前大多数报道的小分子NIR-II有机荧光分子常为疏水性,限制了其蛋白标记等应用。生物成像应...
定量磁共振成像(Quantit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qMRI)可以获得多种人体组织的参数图像,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对临床疾病进行精准医疗和疾病量化分析。 然而,目前qMRI仍然存在瓶颈问题:①因为采集时间过长,导致成像易受患者运动干扰;②因为图像质量不足,导致还未仍未实现大规模的临床应用。针对这些瓶颈问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室科研人员在长枝木霉重离子诱变选育及产酶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生物质能源领域期刊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and Bioproducts上.
系外行星与宿主恒星的光强对比度相差悬殊,通常在10-6-10-10量级,且两者角距离多在一个角秒以内,对应仪器几个衍射限(λ/D),这需要星冕仪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够直接获取系外行星的图像,进而打开行星大气光谱的研究窗口。在地基天文观测中,超级自适应光学系统(ExAO)能够将波像差校正到极限,从而保证星冕仪对恒星光抑制作用发挥到极致,这包括对大气扰动引入的动态波像差的实时校正(频率高达上千赫兹)和系统...
红外二区荧光成像(1,000-1,700 nm)是近十年来发展的先进光学成像技术,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要工具。应用该技术可实现无创、高时空分辨率的蛋白、细胞、血管、肿瘤的跨尺度分子成像。发展高亮度、特异性靶向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是该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