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农业工程 >>> 农业工程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51-162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业工程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62条 . 查询时间(2.221 秒)
徐匡迪连任中国工程院院长 农业更受重视 2006年06月08日 15:53:21  来源:中新网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资料图) 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八日宣布,全国政协副主席、冶金专家徐匡迪连任中国工程院院长,该院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也一道产生,中国工程院新一届领导机构正式组建完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人工智能专家潘云鹤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增加“农业”学部 学部增至9个 2006年06月08日21:50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李斌、卫敏丽)正在此间举行的院士大会上,经过院士表决,中国工程院原来的“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一分为二——分为“农业学部...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2006-04-26 11:42:08) 科学时报记者 郑金武 实习生 赵策 “现代农业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农业需要不断提高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能力,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强有力的支撑。”最近,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
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与山东省农科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2005年8月30日在济南山东大厦举办了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签字仪式。沈国舫副院长、山东省王军民副省长,石玉林、山仑、方智远、束怀瑞、唐启升等院士,山东省发改委、科技厅和省农科院等十余所单位的领导参加了签字仪式。  山东省农科院创建于1946年,1959年正式扩建为山东...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科技合作协议书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省战略,促进我省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全面提升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全面合作框架下,本着优势互补、团结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商定建立长期全面的合作关系,并就此达成如下协议:  一、开展指导咨询活动。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科技人才优势,由中...
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部分院士赴津考察指导工作   2002年12月25日,应天津市科委和教委的邀请,农业、轻纺与环境学部组织季国标、魏复盛、张高勇、孙晋良、梅自强、周翔、张懿等7位院士和2位专家对天津工业大学的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咨询。天津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天津纺织工学院,所属原纺织部,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由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两年来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18位院士赴广西沿海考察   2004年5月10日~14日,我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组织学部常委及海洋、环境领域的院士共18位,赴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相关学术活动。广西自治区政府以及自治区科技厅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并进行了周密的安排,科技厅有关领导亲自陪同考察,并认真听取了院士们对广西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提出的意见和建...
兰州大学草业学院2006年7月3日讯:在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陈全功教授的指导下,张剑博士依据《中国生态建设与草业开发专家系统》提供的空间数据库,逐点计算适宜度,制成了《基于GIS的中国农牧交错带分布图》,将中国农牧交错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基于GIS的分布图表明,中国农牧交错带大致沿胡焕庸、赵松乔两先生指出的方向与区域分布,涉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
2006年7月1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学科发展与建设处和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共同举办的上海交通大学交叉学科论坛现代农业系列之——“数字农业”在七宝校区综合楼会议室举行。数字农业也称为农业信息化科学技术,是农业科学和信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的学科研究方向,其目标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武装,加速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升级。
科学时报2006年5月29日报道 记者日前从第九届科博会航天技术应用于农业与航天育种项目推介会上了解到,我国正在研制世界上第一颗专门用于农业育种的科学实验卫星,并将在2006年年底发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2006年4月29日报道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北京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建设项目,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所有批复的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共建成大豆光温反应鉴定处理设施、大豆抗胞囊线虫病鉴定池、耐盐鉴定池、晒场等3471.85平方米,购置实验仪器设备64台(套)。该项目本着“边建设、边运行”的原则,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并于近日通过了验收。
2005年7月15日,“中国IAEA/RCA核农学协调办公室”成立大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中国IAEA/RCA核农学协调办公室”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科研单位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密切合作,促进我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农业领域各项合作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实施,有力推动我国核农学事业的发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