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物理力学 >>> 高压固体物理力学 稠密流体物理力学 高温气体物理力学 多相介质物理力学 临界现象与相变 原子与分子动力学 物理力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物理力学相关记录181条 . 查询时间(2.81 秒)
二氧化钒(VO2)是一种典型的强关联材料。在温度约为340K时,VO2会经历从绝缘性单斜相(M1-VO2)到金属性金红石相(R-VO2)的一级相变过程。强关联材料中电荷、晶格、轨道和自旋等自由度强烈地耦合在一起,这使得VO2绝缘体-金属相变存在多种相变机制。超快激光脉冲通过激发固体材料的价电子可以快速改变原子的势能面,因此激光辐射已经成为一种诱导强关联材料相变的有效途径,比如激光辐射可以使M1-V...
2022年12月19日,上海光机所光芯片集成研发中心王俊研究员团队在飞秒激光诱导二氧化钒相变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in VO2 films”为题发表于Optics Express。
气动执行器因其弯曲程度高、自由度大、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医疗保健、复杂地形勘探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压力系统离不开笨重且刚性的泵驱动气体设备,极大地限制了执行器的尺寸和移动性,以及在室外环境中的应用。液-气相变复合材料是一种在柔性弹性体中掺杂液-气相变材料而形成的智能材料。当温度达到材料沸点时,液滴蒸发产生压力,带动复合材料膨胀,因此每个微液滴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气动单元。通过这种方式,将...
“烧香”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亚洲和阿拉伯湾地区非常普遍,是当地居民祭祖、拜佛、净化空气或释放香气而经常采取的方式。调查显示,广州1/4的家庭有“烧香”习惯;台湾和新加坡,因道教和佛教的兴盛,“烧香”习俗更为普遍,约1/3至一半的家庭会在家里烧香。一根香燃烧时间大约1~1.5小时,期间可释放多种空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气体污染物,多环芳香烃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其中多环芳香烃属于一类致癌物。研究发现,...
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Late Permian Mass Extinctions, LPME)被认为是地质历史时期最严重的生物圈危机。当时两次独立的灭绝事件,即瓜德鲁普-乐平世生物大灭绝(Guadalupian-Lopingian Extinction, GLE)和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 PTE),造成地球90%以上的物种灭绝。目前,研究认为这两...
2022年11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庄友文团队、谢欣团队和王明伟团队等合作,在《细胞》(Cell)上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morphine and fentanyl by the human μ-opioid recepto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并报道了芬太尼、吗啡与Oliceridine等阿片类镇痛药物分别激活μ型阿片受...
2022年11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Surfaces and Interfaces》在线发表了题为“One-step method to prepare coccinellaseptempunctate-like silver nanoparticles for high sensitivity SERS detection”(IF= 6.137)的文章,报道了中科院海洋所和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制备...
2022年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合金辐照研究团队在镍基合金辐照效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详尽地阐述了GH3535合金在双束辐照条件下氦泡和位错环两种损伤缺陷的协同演化行为及相关机制。相关成果以“In-situ TEM investig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He bubbles and dislocation loops in Ni-based al...
半导体所照明研发中心刘志强研究员与半导体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在氮化物外延及热电能源器件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验证了氮化物异质异构单晶外延的可行性,提出了氮化物位错控制新思路,拓展了氮化物在高温热电领域的应用。相关工作分别以“二硫化钨-玻璃晶圆上生长的连续单晶氮化镓薄膜”(Continuous Single-Crystalline GaN Film G...
电动汽车、便携智能电子设备和清洁能源的巨大需求推动了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的快速发展。作为众多负极材料之一,锂金属负极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和较低的电位(-3.04 V vs. SHE),可满足高能量密度消费的场景需求。然而,锂沉积过程中随机生长、表面原子扩散缓慢以及不均匀的固体电解质界面相(SEI)导致枝晶的形成和电极粉化,这些问题往往导致锂金属负极的利用率降低并且寿命显著缩短,从而阻碍了锂金属电池的大...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作为一种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有望成为未来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选项之一。CO2地质封存目标储层深度较大,CO2沿井筒注入或泄漏过程中温度压力变化幅度大,这可能导致CO2发生相变,进而影响注入或泄漏特征,但目前在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领域仍然缺乏考虑CO2相变过程的井筒-储层全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2022年7月29日,在《大气科学进展》(AAS)的碳中和专刊(专刊导读)正式出版当月,由AAS主编曹军骥研究员召集的以“碳中和:可再生能源、碳汇和非CO2温室气体”为主题的第六期AAS前沿论坛在线上召开。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刘新风团队联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张勇团队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孟胜团队合作,研究了球磨法制备的不同横向尺寸(10 nm-160 nm) 的MoS2的边缘态,激子扩散及解离的动力学过程,为光电子学和光捕获应用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发表在Nano Letters上。
2022年7月13日,精密测量院江开军研究团队研制出基于超冷原子气体的涡旋物质波干涉仪,并观察到两自旋分量上干涉条纹的相位锁定现象,相关研究成果 6月30日发表在学术期刊《npj Quantum Information》上。
利用外场调控微观碰撞过程一直是分子动力学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随着光学控制和量子相干调控等领域的发展和进步,用外场改变分子散射过程受到广泛关注。理论和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外加静态电场或磁场有效调节分子间的散射过程,然而人们对随时间变化的外场在不同反应通道中的影响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通过调制外部时变场可以抑制束缚态之间的跃迁,单频周期场可以调控超冷原子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但是对含多频率复杂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