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分类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分类学相关记录302条 . 查询时间(3.124 秒)
黄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云南南部的绿春县,属哀牢山的南延支脉,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保护区总面积为61,860公顷,较小的人为干扰使得该地区目前仍具有保存完好的生境,是构成中国、越南和老挝三国交界的“绿色大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物走廊带,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加深对黄连山植物多样性的认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战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课题“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本...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胡光万研究团队与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发现并联合命名了兰科植物一新种——卧龙卷瓣兰(Bulbophyllum wolongense G.W. Hu, Yue H. Cheng & Q.F. Wang)(图1)。这是该团队继发表中华珊瑚兰(Corallorhiza sinensisG.W. Hu & Q.F. Wang)、卧龙无柱兰(Po...
享有“香草皇后”美誉的薰衣草为唇形科薰衣草属多年生亚灌木,花朵芬芳,从中提炼的精油富含多种单萜、倍半萜等挥发性活性成分,具有杀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功效,经济价值较高。多倍化和转座子插入与植物基因组变异和次生代谢产物多样密切相关,但其对于唇形科植物化学多样性的具体贡献,仍缺乏深入研究。
2023年7月11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举行2023年“探索植物科学”大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夏令营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100多所高校的近500名大学生报名。经过遴选,100余名优秀大学生入营。植物所副所长冯晓娟、各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等出席了开营仪式。
2023年6月20日至21日,中国科学院召开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会上表彰了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植物所王强研究员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近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之端研究团队通过广泛的野外采集与国际合作,大幅提高了该属的物种取样(马达加斯加样品覆盖率近90%),利用91个新组装的质体基因组数据,重点对马达加斯加葡萄瓮属植物的分类和生物地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往研究认为,葡萄瓮属形成三个主要分支,分别对应其在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和亚洲的分布。但该研究刷新了这一认知,高度支持马达加斯加的葡萄瓮属植物是...
檀香(Santalum album)隶属于檀香科檀香属,属半寄生植物,被称为“黄金之树”;檀香木心材是名贵中药,檀香树根、主干等可提炼精油,由此而产生的“檀香精油”被称为液体黄金。2023年66月21日,由热林所森林培育团队和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武志强团队通过HiFi和Hi-C测序构建了檀香属(印度檀香和斐济檀香)两个种高质量的染色体水平参考基因组,阐述了檀香属基因组进化过程中独特的三倍化事件,...
2023年5月29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第56期“成长中的望天树”活动走进勐腊县勐仑中学,开展科普讲座活动。版纳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工程师曾刚、环境教育中心保护教育组组长贺赫为勐腊县勐仑中学高一年级的200多名同学做了科普报告。
2023年5月12日,“时代潮音”2022年度暨第十二届“感动海淀”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科院植物所王强研究员荣获2022年度暨第十二届“感动海淀”文明人物。王强主要从事唇形科、桔梗科植物分类及高山植物多样性研究,在唇形科、桔梗科重要类群世界性分类修订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植物志书编研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子植物分类研究组联合9个国家的分类学家,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对全球蒿属植物进行广泛采集、观察和研究,从228个蒿属代表种及近缘种的低深度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中获取到大量核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首次得到了完全解决的蒿属系统发育框架。结果显示,喀什菊属嵌在蒿属中;蒿属由8个高度支持的分支组成,其中2个分支是首次发现。研究进一步分析了6个关键分类性状的演化式样。结果表明,花粉类型和头...
近日,《中国秦岭外来入侵植物图鉴》一书由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发行。本书由陕西省西安植物园恢复生态学团队及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团队在多年秦岭植物资源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系统整理现有调查研究数据和资料,并对标本、资料逐一进行考订、查证,编写了该著作。
2023年4月20日,从《云南省学位委员会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2年度云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获悉,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博士毕业生贺亮亮、朱习爱、张秋月、赵维月获2022年度云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硕士毕业生王腾翔、Mya Bhone Maw获2022年度云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自然杂交和多倍化是物种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驱动力,尤其对于被子植物,其导致的网状进化对基于二叉分枝理论的“生命之树”提出了挑战。然而,在全基因组水平解析植物网状演化的研究案例缺乏,究其原因在于具有全基因组序列的物种在属、科级水平的覆盖度与代表性不足。
竹类植物隶属于禾本科竹亚科,全世界有136属约17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的竹类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已记录38属约540种,是竹亚科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竹类植物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食用、材用、观赏、药用等利用价值,并对维持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竹类开花周期长、标本采集难度大,因而是被子植物分类中较为困难的类群。
2023年4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第十届“自然之兰—大自然的馈赠”兰花展在荫生植物园开幕。版纳植物园主任杨永平、党委书记甘烦远以及职工代表、勐仑镇镇长欧丽雅一行、城子村委会和曼边村委会的村民代表等7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杨永平主任、欧丽雅镇长和村民代表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愿望:携手共建“傣兰之乡”,把园地合作推向新高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