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理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生理学相关记录381条 . 查询时间(2.291 秒)
吸器和根瘤分别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演化获得的寄生器官和共生器官,而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二者在发育和调控方面具有一些相似之处。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互作分子调控机制人才组组长崔松岿与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植物共生学实验室的吉田聡子(Satoko Yoshida)教授团队、筑波大学生命环境系的壽崎拓哉(Takuya Suzaki)准教授合作,在Current Opinion in P...
新疆农业大学王玉祥副教授研究了石斑茅、中华草、黄花草和天鹅绒的相对耐盐性。用电导率为1.2 dS·m-1的营养液(对照)或电导率为5.0或10.0 dS·m-1的盐溶液灌溉植株。在收获时(处理开始后65天),P.virgatum and S.scoparium没有表现出叶片盐害,E.spectabilis and M.sinensis在EC为5.0 dS·m-1的盐水灌溉条件下,茶树叶片盐害最小。...
新疆农业大学王玉祥副教授在温室条件下对7个日本绣线菊品种(Galen、Minspi、NCSX 1、NCSX 2、SMNSJMFP、Tracy和Yan)的相对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用电导率(EC)为1.2 dS·m-1·m-1的营养液灌溉植物(对照)或EC为3.0或6.0 dS·m-1·m-1的盐溶液浇灌植物,每周一次,持续8周。在处理开始后8周,所有日本绣线菊品种用EC为3.0 dS·m-1·m-1的...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杨冬梅课题组在国际植物学顶级学术期刊Plant Cell & Environment(生物学一区Top期刊,IF=7.3)在线发表题为“An analytical complete model of root pressure generation: Theoretical bases for studying hydraulics of bamboo”的研究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
植物碳-氮代谢偶联的分子机理解析。
2023年9月21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研究组和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研究组联合,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在线发表了综述论文。该文章总结了植物在热形态建成和热胁迫损伤过程中感知和响应温度的分子机制,并从“源-库”角度提出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下减少作物产量损失的应对策略。阐明植物对高温反应的基本机制,挖掘优异的耐高温基因位点,通过基因渗入或基因编辑的方...
近日,王存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CBL1/9-CIPK1 calcium sensor negatively regulates drought stress by phosphorylating the PYLs ABA receptor”的研究论文,揭示了CBL1/9-CIPK1-PYLs功能模块负反馈调控植物抗旱性的重要机制。
自然状态下太阳光辐照强度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十几倍涨落。植物要维持正常的生长状态,必须能够在低光条件下保持高效捕光和传能(捕光态),又要在高光条件下避免强光辐照损伤(光保护态、能量淬灭态或淬灭态)。植物光合系统已进化出在高、低光条件下的状态切换功能。由于从光保护态切换到捕光态的速率滞后于光强的动态变化,理论计算表明该滞后效应可导致高达20%的光合效率损失。实验上,美国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提高状态切换速率...
热烈祝贺内蒙古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学院田迅教授、王晓宇副教授和王彦博副教授获批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直接经费95万,标志着学院科研工作又取得了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膜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组运用生理生化、晶体学、冷冻电镜和光谱学等多种技术手段,首次详细揭示了假根羽藻LHCII的同质三聚体和异质三聚体捕光天线复合物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征,发现可吸收绿光的管藻素和管藻黄素替代了常见绿藻和植物LHCII中的类胡萝卜素位点,同时两个额外的叶绿素b取代了原有的叶绿素a,这些色素变化共同增强了假根羽藻在潮间带光环境下对蓝绿色光的捕获能力。研究进一步发现...
植物激素不仅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过程,也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杨淑华团队前期研究发现,多种植物激素可以通过CBF依赖和不依赖的途径调控植物的抗冻性。拟南芥乙烯功能获得性突变体ctr1-1和etr1-1,以及转录因子EIN3的过表达植株都表现出抗冻能力减弱的表型;低温诱导乙烯信号途径中的E3连接酶EBF1/EBF2降解,其靶蛋白EIN3转录因子积累,结合在CBFs的...
应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细胞信号转导“111”创新引智基地)邀请,德国明斯特大学Jörg Kudla教授于2023年8月18日-22日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访问。21日下午,Kudla教授在逸夫生物楼国锠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做题为“A bi-kinase module sensitizes and potentiates NOX activation in systemic immune s...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梅研究组联合焦远年研究组等发布了马齿苋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并结合比较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深入探讨了马齿苋基因组中整合C4和CAM光合途径的分子基础及其起源进化的过程。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马齿苋在核心真双子叶植物分化后经历了两次全基因组加倍(WGD)事件。进一步分析发现,C4和CAM途径中关键酶或转运蛋白的编码基因以及一些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如热休克因子A(HsfA)通...
三农讲坛专家报告(沙干博士、谢周丽博士)。
中国科协生物技术交叉创新与应用青年科学家沙龙--生物节律主题(植物/动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